[发明专利]层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715.1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前川智博;赤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曦;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碳酸酯树脂层的层叠板。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板因透明性、耐冲击性等优异而在以外观用途、招牌用途为代表的照明用途、显示器中的前面板用途等各个领域中使用。
但是,聚碳酸酯树脂板存在表面硬度较差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一个面上层叠有丙烯酸树脂层的层叠板。
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层叠板存在耐冲击性低、容易破裂这方面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作为不易破裂的层叠板、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两面层叠有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树脂为25重量份的比例含有交联丙烯酸系弹性体的丙烯酸树脂层的层叠板。
但是,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层叠板存在表面硬度低这个问题。因此,希望开发出耐冲击性和表面硬度优异的层叠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025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58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透明性、耐冲击性及表面硬度优异的层叠板。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发明。
(1)一种层叠板,其特征在于,在聚碳酸酯树脂层(A)的一个面上层叠有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在另一个面上层叠有含有橡胶状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C),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层(C)由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以基于甲基丙烯酸树脂和橡胶状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为3重量%以上且低于30重量%的比例含有橡胶状聚合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层叠板,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的厚度为3~70μm。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板,其中,层叠板整体的厚度为0.2~3mm。
本发明的层叠板因透明性、耐冲击性及表面硬度优异而能够很好地用于显示器中的前面板用途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板的制造方法的概略说明图。
符号说明
1、2、3挤出机
4进料块
5口模
6第1冷却辊
7第2冷却辊
8第3冷却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层叠板包含由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层(A)、由甲基丙烯酸树脂构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以及由以特定的比例含有橡胶状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C)。这些树脂层之中,聚碳酸酯树脂层(A)透明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透明性和表面硬度优异,甲基丙烯酸树脂层(C)透明性和耐冲击性优异。
本发明的层叠板以下面的方式来层叠上述各树脂层。即,在聚碳酸酯树脂层(A)一个面上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在聚碳酸酯树脂层(A)另一个面上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C)。由此,层叠板整体的透明性优异,并且层叠板的两面之中、尤其是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侧的面表面硬度优异,而且对于来自甲基丙烯酸树脂层(B)侧的冲击的耐冲击性优异。下面,对本发明的层叠板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构成聚碳酸酯树脂层(A)的聚碳酸酯树脂,除了可以列举例如通过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等使二元酚和羰基化剂反应而得的树脂以外,还可以列举通过固相酯交换法等使碳酸酯预聚物聚合而得的树脂;通过开环聚合法使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聚合而得的树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改性沥青的氧指数测试方法
- 下一篇:抗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多肽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