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087.9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冀亚飞;黄伟彬;卫洁;丁涛;王树华;江健安;翟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7/58 | 分类号: | C07C47/58;C07C47/575;C07C45/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朱小晶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发 合成 香兰素 异香 方法 | ||
1.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甲氧基-2-烷氧基苯化合物1通过愈创木酚与卤代烷烃的烷基化反应来高收率地制得;1-甲氧基-2-烷氧基苯化合物1在三氯氧磷作用下与N,N-甲基甲酰基苯胺进行Vilsmeier-Haack反应生成3-甲氧基-4-烷氧基苯甲醛2和3-烷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3的混合物,分离出该混合物,直接以路易斯酸进行选择性脱除烷基得到香兰素和异香兰素混合物,在进行分离后分别制得香兰素和异香兰素这二种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首先,1-甲氧基-2-烷氧基苯化合物1与N,N-甲基甲酰基苯胺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发生Vilsmeier-Haack反应,在1-甲氧基-2-烷氧基苯化合物1的苯环上引入醛基同时制得3-甲氧基-4-烷氧基苯甲醛2和3-烷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3:
将1-甲氧基-2-烷氧基苯化合物1、N,N-甲基甲酰基苯胺混合,然后缓慢将三氯氧磷滴加到反应混合液中,继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甲苯稀释,然后在室温下加入水,分出有机相,中和洗涤,浓缩,减压蒸馏得到3-甲氧基-4-烷氧基苯甲醛2和3-烷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3的混合物。
(2)由上步制备的3-甲氧基-4-烷氧基苯甲醛2和3-烷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3的混合物,以路易斯酸直接进行选择性脱去烷基R基团制得香兰素和异香兰素混合物,经分离制得香兰素和异香兰素:
23香兰素异香兰素
将所制备的3-甲氧基-4-烷氧基苯甲醛2和3-烷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3的混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路易斯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以TLC跟踪直到原料点消失;加入氯化铵溶液,分出有机层,浓缩,粗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纯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1)中,所述的1-甲氧基-2-烷氧基苯1、N,N-甲基甲酰基苯胺和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0∶1.0∶1.0~1.0∶5.0∶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甲氧基-2-烷氧基苯1、N,N-甲基甲酰基苯胺和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0∶1.2∶1.2~1.0∶3.0∶3.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2)中,1-甲氧基-2-烷氧基苯1与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1.0∶0.5~1.0∶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2)中,1-甲氧基-2-烷氧基苯1与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1.0∶1.5~1.0∶3.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2)中,所述的路易斯酸选自于三氯化铝、三氯化铁、四氯化钛、氯化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并发合成香兰素和异香兰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易斯酸为三氯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0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