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能量的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572.6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6;H01M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昆山市苇城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能量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尤其是涉及铅酸式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应用至今一百多年来,所组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都是一个方形或一个长方形只有一个极耳的单极耳极板,由正负极板所组成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这种结构蓄电池的性能有着诸多的局限性,在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内阻急剧增大,电压、电流迅速下降,不能在瞬间充分放出电量,使汇流排、极柱发热,蓄电池壳体鼓胀变形乃至损坏,限制了使用范围,不能进行快速充电及高倍率大电流放电,因为电流过大,极化电阻瞬间增大,使极耳部位的极化电阻转化为热量,从而使极柱、汇流排发热,继而缩短电池使用寿命乃至损坏蓄电池,不能使蓄电池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由于极板与电池自身结构的原因,造成活性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现有蓄电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只有50~60%,造成了资源及能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特别是起动型蓄电池、高型极板蓄电池、密封型蓄电池等,在制造工艺使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蓄电池本身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极板在充、放电时电流分布不均衡,因每片正、负极板的一个极耳在极板四边的一个边上,尤其是对于高型极板的蓄电池极耳对面一边的电阻就更大,严重影响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弊端,提供一种充、放电时极板上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大大地减少了内阻,减少了蓄电池发热,有效地改善快速充电、低温起动及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延长蓄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节约资源及能源,具有保护环境的蓄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具有高能量的蓄电池,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盖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充有电解质的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槽、至少一个正极板、至少一个负极板、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交错排列并上下叠置在所述蓄电池单体槽中,所述正极板上设置至少两个正极极耳,所述负极板上设置至少两个负极极耳,
当所述蓄电池中设置一个蓄电池单体槽时,所述正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相连通,所述负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相连通,
或者,当所述蓄电池中设置至少两个蓄电池单体槽时,所述蓄电池单体槽与蓄电池单体槽之间形成中间格,所述位于蓄电池两端面且与所述中间格相对应的所述蓄电池单体槽各内侧边的其中一个所述蓄电池单体槽内侧边的所述正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外接端子相连通,所述位于蓄电池两端面且与所述中间格相对应的所述蓄电池单体槽各内侧边的其中另一个所述蓄电池单体槽内侧边的所述负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外接端子相连通,位于所述中间格两侧边的所述正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板上设置的至少两个负极极耳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正极极耳位于所述正极板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至少两个负极极耳位于所述负极板的其中一侧边上。
优选的,所述正极极耳均位于所述蓄电池单体槽的其中一内侧,所述负极极耳均位于所述蓄电池单体槽的其中另一内侧。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正极板中的至少两个正极极耳相连接汇合成一个正极极耳汇合极与所述正极外接端子相连接,至少一个负极板中的至少两个负极极耳相连接汇合成一个负极极耳汇合极与所述负极外接端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板、正极极耳、负极板和负极极耳全部被所述电解质覆盖。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单体槽中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极板群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极板群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端部与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围绕且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的上下两端面的正极板或负极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围绕且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
优选的,所述极板群组上下两端面各设置增强板,所述连接件围绕且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上的所述增强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螺丝件和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连接件连接处的其中一端部设置带有螺纹的所述通孔,另一端部设置所述通孔,所述连接处的两个端部重叠且由所述螺丝件通过所述通孔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围绕且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通孔和凸体,所述连接件连接处的其中一端部设置所述通孔,另一端部设置所述凸体,所述凸体卡合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件围绕且紧压住所述极板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电压型电子触摸开关
- 下一篇:制氧机低温启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