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904.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音频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防水性能好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消费电子领域,很多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MP3播放器和其它可携式音频设备,需要借助外部音频耳机或听筒以听到媒体的声音。如此,必须有音频连接器安装于这些音频设备上以供耳机或听筒等插头插入。上述音频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插头的收容腔及与收容腔相连通的若干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面、与安装面相对的上表面、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前端面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突伸入收容腔内的接触部及自绝缘本体的安装面延伸出并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部。焊接部自安装面延伸出,则安装面需开设使焊接部穿出的孔。安装面设有孔,会造成音频连接器的防水性能不好。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音频连接器,以克服先前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的音频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定义了若干端子槽、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接口及收容空间、与插接口相对的后端面及与印刷电路板邻接的安装面,插接口定义了对接连接器的插接方向,所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套设于绝缘本体前方的防水圈及贴附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及安装面的防水膜。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头部、本体部及连接头部及本体部的颈部,防水圈套设于颈部。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端子槽的固持部、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和外露于绝缘本体安装面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集中于安装面上靠近后端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呈两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焊接部上设有凸包,凸包露出于防水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自左侧凸伸入收容空间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自右侧凸伸入收容空间的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及自上方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地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接地端子的固持部和焊接部之间,连接接地端子的固持部和焊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的固持部和焊接部沿插接方向延伸,而连接部沿与插接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位于连接部的两侧缘且与绝缘本体固持的翼部。
进一步地,所述翼部与绝缘本体在竖直方向干涉,固持部与绝缘本体在同时垂直于插接方向及竖直方向的水平方向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颈部安装防水圈,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及安装面贴附防水膜,保证了音频连接器良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介绍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容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1的抓板部3、套设于绝缘本体1前方的防水圈4及贴附于绝缘本体1后方的防水膜5。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环形头部11、矩形本体部12及连接头部11及本体部12的颈部13。所述绝缘本体1定义了贯穿头部11、颈部13及本体部12的收容空间14。所述本体部12开设若干端子槽121,端子槽121与收容空间14相通。所述本体部12于靠近颈部13的前端设有台阶部122,所述抓板部3卡设于台阶部122。所述颈部13凸出于头部11及本体部12,防水圈4套设于所述颈部13。所述绝缘本体1定义了位于头部11上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插接口、与插接口相对的后端面及与印刷电路板邻接的安装面。所述插接口定义了对接连接器的插接方向。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面凸设有凸柱15,凸柱15与抓板部3一起,将音频连接器10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协作传输场景下的有限反馈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可聚合黄色偶氮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