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0025.X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音频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小型化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消费电子领域,很多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MP3播放器和其它可携式音频设备,需要借助外部音频耳机或听筒以听到媒体的声音。如此,必须有音频连接器安装于这些音频设备上以供耳机或听筒等插头插入。现有的音频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定义了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导电端子设于收容空间的两侧且每个导电端子均要和对接连接器接触,因而各个导电端子独立设置,空间上不交叉重叠,不利于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音频连接器,以克服先前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音频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定义了收容空间和插接方向的绝缘本体及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位于同侧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固持部底缘弯折的第一焊接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前缘反转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及自第二接触部向后分叉延伸的上臂部和下臂部及自下臂部弯折形成的第二焊接部,上臂部和下臂部之间形成间隙,第一接触部透过该间隙凸伸入收容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臂部的末端反向形成勾部,勾部与绝缘本体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沿插接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包括固持部、焊接部、自上方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位于固持部和焊接部之间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的固持部和焊接部沿插接方向延伸,而连接部沿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定义了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接口、与插接口相对的后端面及与印刷电路板邻接的安装面,所述连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所有的焊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的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有的焊接部一起集中于安装面上靠近后端面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呈两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包括中间开槽的第二、第四导电端子﹐分别用于容纳第一、第三端子﹐减小了宽度方向上的空间,实现产品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音频连接器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音频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容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的抓板部3。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环形头部11、矩形本体部12及连接头部11及本体部12的颈部13。所述绝缘本体1定义了贯穿头部11、颈部13及本体部12的收容空间14。所述本体部12开设若干端子槽121,端子槽121与收容空间14相通。所述本体部12于靠近颈部13的前端设有台阶部122,所述抓板部3卡设于台阶部122。所述颈部13凸出于头部11及本体部12。所述绝缘本体1定义了位于头部11上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插接口、与插接口相对的后端面及与印刷电路板邻接的安装面。所述插接口定义了对接连接器的插接方向。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面凸设有凸柱15,凸柱15与抓板部3一起,将音频连接器100固定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软态金属面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导电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