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0963.X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合;崔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6 | 分类号: | C07D401/06;C07D405/06;A61K31/4709;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诺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通式I-II所示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
式中,R1、R2、R3和R4独立地为氢、氟、氯、溴、碘、甲基、三氟甲基、氨基、羟基、哌嗪基或取代哌嗪基;R5为羟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或芳基;Im为1,2,4-三唑-1-基、苯并三唑-1-基、咪唑-1-基、2-甲基咪唑-1-基、2-乙基咪唑-1-基、2-乙基-4-甲基咪唑-1-基、2-苯基咪唑-1-基、2-硝基咪唑-1-基、4-硝基咪唑-1-基、5-硝基咪唑-1-基、2-甲基-5-硝基咪唑-1-基、苯并咪唑-1-基、2-甲基苯并咪唑-1-基、2-甲基-5-硝基苯并咪唑-1-基或5,6-二甲基苯并咪唑-1-基;R6和R7独立地为氢、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蒽基或取代蒽基、萘基或取代萘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1、R2和R4为氢,R3为氟、氯、溴或碘,R5为烷基,Im为1,2,4-三唑-1-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R1、R2和R4为氢,R3为氟,R5为甲基,Im为1,2,4-三唑-1-基。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通式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将环氧氯丙烷与碱试剂搅拌升温至30~70℃反应,再加入通式III所示化合物,回流反应,即制得通式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所述碱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
b.通式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将唑类化合物HIm或胺类化合物NHR6R7与碱试剂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升温至20~60℃反应,再加入通式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回流反应,即制得通式Ia所示喹诺酮唑类化合物或通式Ib所示喹诺酮胺类化合物;所述碱试剂为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
通式III所示化合物中R1、R2、R3、R4和R5,唑类化合物中Im,胺类化合物中R6和R7的定义与通式I-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中R1、R2、R3、R4、R5、R6、R7和Im的定义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通式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所述碱试剂为碳酸钾;所述通式III所示化合物∶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1.0~1.2;
b.通式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所述碱试剂为碳酸钾;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所述通式II所示喹诺酮类化合物∶唑类化合物或胺类化合物∶碱试剂的摩尔比为1∶1.0~1.2∶1..0~1.2。
6.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和/或假丝酵母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9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纬高密喷水提花织造装置
- 下一篇:可移动式中间通道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