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1032.1 申请日: 2012-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3307853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王建基 申请(专利权)人: 王建基
主分类号: F25J1/02 分类号: F25J1/02;B01D53/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压缩 冷凝 分离 油气 回收 工艺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将压缩冷凝式油气回收技术和膜分离式的油气回收技术各自的优点集于一身的一种新型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是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技术,目前已有多种技术方案,如重油吸收式、活性碳吸附式、冷凝式、膜分离式,因为以上几种单一工艺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发明克服了单冷凝工艺技术需要将油气深冷至-110℃以下,非甲烷总烃排放才能达到25g/m3指标。而本发明油气温度冷凝至3℃,压力为0.7Mpa就可以将油气的90%冷凝下来,剩余部分油气,通过膜组件渗透下来,未渗透的洁净的、合格的气体排入大气中。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回收率可以达到大于95%以上,非甲烷总烃排放小于25g/m3。本发明是将压缩冷凝技术和膜分离技术各自优点集于一身的一种新型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是对单冷凝技术的改进,它克服了单冷凝工艺需要将油气从30℃深冷至-110℃以下,非甲烷总烃排放才能达到小于25g/m3指标,而深冷至-110℃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存在工艺技术复杂造价高等问题。本发明是压缩冷凝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油气压力从0.1Mpa压缩至0.7Mpa,就可以实现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小于25g/m3,非甲烷总烃回收率大于95%,达到国家新标准要求。 

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工艺流程描述(详见附图1):油气1,油气压力0.1Mpa,经螺杆压缩机2压缩至0.7Mpa,油气B进入油水分离器3,此时已有约30%的油被冷凝下来;油i排进油箱7,水H排入污水管网,油气C进入冷箱4,油气温度从50℃冷凝至3℃,此时又有约60%的油被冷凝下来,油j进入油箱7,剩余约10%的轻组分油气E进入膜组件6进行膜分离,经膜组件6渗透的富油气G返回到压缩机入口1,油气再压缩冷凝循环,经过膜组件6未渗透的合格的气体F(非甲烷总烃≤25g/m3)气体排入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图 

其中: 

1油气                A富油气返回线 

2螺杆压缩机          B压缩后的油气 

3油水分离器          C经油水分离后的油气 

4冷箱                D经冷凝后的油气 

5油水分离器          E经分离后的油气 

6膜组件              F排放气体 

7储油罐              G经膜渗透的富油气 

8制冷机组            H经压缩油水分离器3分离出来的水 

                     I经压缩分离器3分离出来的油 

                     J经油水分离器5分离出来的油品 

                     M螺杆压缩机冷却器 

N压缩机冷却水 

L制冷剂 

图2是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3是某石化厂油库汽油装车油罐时排放油气组分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按照本发明工艺技术,可制造安装成模块式的压缩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装置。具体实施方法是: 

1、油库用户首先提出油气的组分,油气的处理量(m3/h),油气温度,油气压力经计算机模拟计算工艺参数。 

2、根据工艺参数设计出压缩机规格,制冷机规模,制冷量,设备规格,然后在工厂制造。 

3、具体的设备之间连接安装的方法是:按照附图1工艺流程顺序将油气管线1和压缩机2入口用法兰连接,压缩机2出口管线B和油水分离器3入口用法兰连接,其中经分离后的油气管线C同冷箱4入口用法兰连接,油水分离器3排水管线H接至污水排放管线,分离器3分离后的油I管线同油箱7用法兰连接,未冷箱4冷凝下来的油管线D同油气分离器5用法兰连接,分离器5分离出来的油管线J同油箱7用法兰连接。分离器5分离出来的油气管线E同膜组件6入口用法兰连接。膜组件6未渗透的合格油气F放空,经膜组件渗透的富油气G管线同压缩机入口管线用法兰连接,油箱7排油的管线K同油库储油罐用法兰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基,未经王建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