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546.7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康;刘建军;王启星;刘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期 信道 状态 信息 反馈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1.一种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接收基站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请求;
当所述CQI请求指示需要反馈CSI时,所述UE根据所述CQI请求的指示,除了反馈传统PMI和传统CQI之外,还根据所述UE的载波资源配置模式,以及可利用的反馈资源,确定需要反馈的额外CSI;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包括:在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的基础上增加的反馈资源或者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中空闲的反馈资源;
使用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确定出的额外CS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UE的载波资源配置模式,以及可利用的反馈资源,确定需要反馈的额外CSI,使用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确定出的额外CSI,包括:
若所述UE配置为非载波聚合模式,且信道秩指示RI=1时,使用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码字1的子域反馈额外CQI,且不反馈额外PMI;
若UE配置为非载波聚合模式,且RI>1时,在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的基础上,使用增加的额外CQI码字0和额外CQI码字1的子域来反馈额外CQI,不反馈额外PM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UE的载波资源配置模式,以及可利用的反馈资源,确定需要反馈的额外CSI,使用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确定出的额外CSI,包括:
若所述UE配置为载波聚合模式,判断在所述UE反馈传统PMI和传统CQI所使用的载波分量之外,是否还存在空闲的载波分量;
若存在,使用所述空闲的载波分量反馈额外CQI和额外PMI;
若不存在,当RI=1时,使用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中宽带CQI码字1的子域反馈额外CQI,且不反馈额外PMI;当RI>1时,在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的基础上,使用增加的额外CQI码字0和额外CQI码字1的子域来反馈额外CQI,不反馈额外PM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空闲的载波分量反馈额外CQI和额外PMI,具体包括:
使用空闲的载波分量中编号最小的载波分量来反馈所述额外CQI和额外PMI。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馈传统PMI,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若所述基站为2天线或者8天线,则按照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定义的方式反馈传统PMI;
若所述基站为4天线,则根据RI的大小,按照与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定义的基站为8天线的情形中RI=1、2、3和4对应的方式反馈传统PMI。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馈额外PMI,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若所述基站为2天线或者8天线,则按照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定义的方式反馈额外PMI;
若所述基站为4天线,则根据RI的大小,按照与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定义的基站为8天线的情形中RI=1、2、3和4对应的方式反馈额外PMI。
7.一种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CQI请求;
反馈模块,用于当所述CQI请求指示需要反馈CSI时,根据所述CQI请求的指示,除了反馈传统PMI和传统CQI之外,还根据所属UE的载波资源配置模式,以及可利用的反馈资源,确定需要反馈的额外CSI;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包括:在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的基础上增加的反馈资源或者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中空闲的反馈资源,并使用所述可利用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确定出的额外CS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若所属UE配置为非载波聚合模式,且信道秩指示RI=1时,使用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中信道质量指示CQI码字1的子域反馈额外CQI,且不反馈额外PMI;若所属UE配置为非载波聚合模式,且RI>1时,在所述传统宽带反馈模式1-2的基础上,使用增加的额外CQI码字0和额外CQI码字1的子域来反馈额外CQI,不反馈额外PM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5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