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计费通讯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613.5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7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戈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计费 通讯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话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领域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和通讯载体也在不断丰富,常见的方式有:
A以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为首的传统固定电话、手机通讯;
B以腾讯(www.qq.com)、msn为首的互联网即时通讯领域,如文字交流、视频语音通讯;
C以SKYPE(www.skype.com)、阿里通(www.alicall.com)、UUCALL等为首的网络电话(VOIP)通讯,其通讯方式是电脑呼叫电话(pc to phone)、电话呼叫电话(phone to phone)、语音短信呼叫(主叫方电话拨打预约号或发短信呼叫对方电话)等;
D其他通讯方式,如回拨电话、400电话、800电话等;
以上通讯方式中的缺点在于:主叫方和被叫方之间只能进行通讯,却无法实现有偿式服务下的按时间计费收费等功能,比如,心理咨询师与客户通过以上通讯方式进行电话咨询,被叫方的收费标准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实现被叫方自行设置收费标准、接听电话时间和接听电话号码的电话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话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叫方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进入用户注册,注册后系统数据库将用序列号替代主叫方的电话号码,然后系统向被叫方发起呼叫,系统数据库进行判断是否符合呼叫条件和最大通话时间,是则连接被叫方通讯电路,呼叫成功;
否则呼叫失败;
呼叫成功,未接通运营商线反馈通话时长为0或达到最大通话时长,运营商自动挂断用户在最大时长内自主挂断。
所述的被叫方可设置允许呼入电话的条件,如果主叫方的呼入条件在被叫方允许呼入的条件范围内,则呼入成功,如果不在,则呼入失败。
所述的被叫方允许呼入的条件为:电话收费的标准、允许呼叫的时间和允许呼入的人群。
一种实现上述电话接入方法的电话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交互界面用户注册及信息反馈模块,所述的交互界面用户注册及信息反馈模块分别与序列号替代模块、被叫方设置模块、主叫方充值模块、通讯条件判断模块和计费扣费模块连接,所述的序列号替代模块、被叫方设置模块和主叫方充值模块均与系统数据库连接,所述的系统数据库分别与通讯条件判断模块和通话时长判断模块连接,通讯条件判断模块和通话时长判断模块均与通讯接口模块连接,通讯接口模块分别与计费扣费模块和运营商通讯线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A、被叫方可以自由设定接听电话的收费标准;
B、双方通话无需知道对方真实电话号码,采用替代号码。保护隐私,并支持持续收费的实现;
C、被叫方可以指定允许呼叫的时间段;
D、被叫方可以指定允许呼叫人范围;
E、为防止骚扰,被叫方可以设定黑名单,屏蔽某位或某些主叫方对自己发起呼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用户电话号码的随机序列替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费用设定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定呼叫时间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允许呼叫人群及黑名单设定;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允许呼叫人群及黑名单设定;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主叫条件判断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最大通话时长判断图;
标号说明:1-交互界面用户注册及信息反馈模块;2-序列号替代模块,3-被叫方设置模块,4-主叫方充值模块,5-系统数据库,6-通讯条件判断模块,7-通话时长判断模块,8-通讯接口模块,9-计费扣费模块,10-运营商通讯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电话接入方法,包括主叫方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进入用户注册,注册后系统数据库将用序列号替代主叫方的电话号码,然后系统向被叫方发起呼叫,系统数据库进行判断是否符合呼叫条件和最大通话时间,是则连接被叫方通讯电路,呼叫成功;
否则呼叫失败;
呼叫成功,未接通运营商线反馈通话时长为0或达到最大通话时长,运营商自动挂断用户在最大时长内自主挂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戈,未经陈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头戴式红外体温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防雷失效警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