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栓体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729.9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内窥镜的通道的口部的无法再使用的内窥镜用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医疗领域中,在患者的体内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从而不仅进行体内的观察,也进行对体内的被观察部位的各种处置。具体而言,将钳子、切开工具等各种处置工具从设于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钳子口的金属口穿过插入部内的钳子通道并从插入部前端突出,由此进行被观察部位的切除、提取等各种处置。
在钳子口的金属口安装有在进行处置时能够供处置工具穿过的钳子栓(参考专利文献1及2)。该钳子栓防止由于体内的内压的变化等而使体内的体液、污物、空气等在钳子通道内逆流并从钳子口的金属口向外部泄出的情况。作为这样的钳子栓,一般而言,由于因使用而附着体液等,因此从防止感染的观点出发,在每次使用时均要更换为新的钳子栓,故其属于无法再使用的可随意处理类型的构件。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栓体的一部分断裂而能够从钳子金属口取出的钳子栓。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由栓主体、与钳子口的金属口卡合的卡合部构成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切口的钳子栓。该钳子栓通过对栓主体的拉伸操作而在栓主体和卡合部之间发生断裂,从而无法再使用。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钳子栓中,从钳子口的金属口的取出之际伴随有破坏,故无法再使用。其结果是,防止了发生错误而再使用已使用过的钳子栓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042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83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043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0554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的钳子栓中,在从钳子口的金属口取出钳子栓之际,需要进行对钳子栓的一部分进行破坏的操作和取出钳子栓的操作,故存在钳子栓的取出花费工时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4的钳子栓中,能够通过拉伸操作将栓主体取出,但卡合部残留在钳子金属口,故需要另行解除卡合部与钳子口的金属口的卡合而取出卡合部的操作。由此,无法简单地将卡合部从钳子口的金属口取出,因此与专利文献3同样地,也存在钳子栓的取出花费工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从钳子口的金属口等口部的取出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栓体设置在内窥镜的外表面且安装在与内窥镜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固定构件,其具有让口部插入的插入孔和形成在与插入孔相连的内壁且与口部的外周面卡合的卡合部,并沿着插入孔的周向被分割为多个;栓主体,其具有将固定构件以合体的状态收容的收容孔,并经由固定构件而安装在口部;固定构件保持部,其设置在栓主体上,将固定构件以收容于收容孔的状态进行保持,且在栓主体被朝向口部的跟前侧进行拉伸操作时断裂,从而解除固定构件的保持。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筒状”是指中空管状的情况,且与其轴线方向正交的断面例如为圆状、椭圆状、多边形形状。
优选的是,卡合部是沿着插入孔的周向而形成在该插入孔的内表面上且沿着周向分割为多个的环状突起,环状突起与形成在口部的外周面的凸缘卡合。
优选的是,环状突起的内径在口部的外径以上且小于凸缘的外径。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保持部具有:设置在收容孔的开口上且与环状突起抵接的环状的抵接部;将收容孔的开口周缘部与抵接部在多个部位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对栓主体进行拉伸操作时,连接部断裂。
优选的是,栓主体由弹性材料形成,在口部被插入插入孔之际,在环状突起从与凸缘抵接到越过该凸缘为止期间,伴随环状突起被凸缘沿径向扩开而收容孔进行扩径变形,并在环状突起越过凸缘时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优选的是,环状突起具有将前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开口周缘部切除而成的倾斜面。另外,优选的是,固定构件由刚性材料构成。另外,优选的是,固定构件沿着口部的周向而被分割成两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与被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的操作部;设置在操作部的外表面且与穿过插入部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安装在口部的第一方面~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栓体。
优选的是,通道是供处置工具穿过的处置工具通道。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