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模具进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099.7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洪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长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铸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压铸模具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压铸模具也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冷纹、裂痕、气孔等,压铸件中形成的气孔大部分来源于压室型腔中的气体,要减少压铸件中的气孔量,就必须充分排气,让气体从型腔中被金属液顺利地推出,虽然现有技术在模具中设置了排气槽,但受金属液流动速度、流道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孔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压铸工件内气泡问题的压铸模具进胶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流道、进胶口以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的腔体呈弧形,所述进胶口的弧形腔体朝向所述型腔的底部方向弯曲。使液态工料从进胶口流出后,按照其流动的惯性,首先流入型腔的底部,从底部向上逐渐填充满型腔,将型腔内的空气逐渐排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作为优选,进胶口腔体顶面和型腔的连接点的切线与所述型腔的底面相交。
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与所述进胶口连接的分流道腔体设为斜坡状,避免因进胶口形状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液体回流,分流道与所述进胶口的弧形腔体要平滑过渡连接,流道腔体的平滑度也是影响到压铸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的进胶结构还设有与所述型腔连接的排气槽。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但有效解决了压铸过程中,液态工料在型腔内容易卷入空气以及型腔排气不彻底的问题,提高了压铸件的质量以及良品率,并且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发明进胶结构的压铸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有本发明进胶结构的压铸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设有本发明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的压铸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柱等装置,其进胶结构包括主流道2、分流道12以及型腔13,所述分流道12通过进胶口11与所述型腔13连通,所述分流道12的腔体呈斜坡状,分流道12与所述进胶口13的弧形腔体平滑过渡连接,所述进胶口11的腔体呈弧形,如图4所示,所述进胶口11的弧形腔体朝向所述型腔13的底部方向弯曲,也可进一步地使进胶口11的弧形腔体顶面和型腔13的连接点的切线与所述型腔13的底面相交,以尽量减少液体工料可能卷入的空气。所述型腔13的顶部与排气槽连通。
开始浇铸后,液态工料从主流道2进入,然后进入两侧的分流道12,液态工料在进胶口12内沿着其腔体的弧度流向型腔13的底部,然后向上溢满,将气体通过排气槽逐渐向上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长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长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