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980.7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高 客厅 双层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住宅。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住宅大都是单层住宅,所有房间都是标准层高,便于建造,但在使用中,人们觉得客厅(或者起居室)太矮,有压抑感觉,而其他房间如卧室、厨卫等,由于人们在此活动不太频繁,卧室又主要是供人睡觉的,所以,这些房间又有些偏高,造成了空间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建筑成本。跃层住宅分上下两层,上下层层高相同,客厅(或者起居室)同样感觉较矮,有压抑感。复式住宅的客厅层高是卧室层高的两倍,客厅消除了压抑感,但卧室层高又太小,甚至人在卧室不能站立,也降低了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可以把复式住宅的卧室层高加大到与一般单层住宅相同,但这样之后,客厅就太高了,达到5.6米之多,如同井筒一般,浪费建筑空间,增大建筑成本,使用中还会加大采暖和空调负荷,不利于建筑节能。再则,如此之高的客厅,也会给人以不安全感。所以,我们应该设计一种客厅层高适当大于其他房间,所有房间都没有压抑感,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降低建筑成本的住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没有压抑感,又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的双层住宅,其技术方案如下:
1、住宅分上下两层即楼上层和楼下层,通过户内楼梯连接,见图1、图2和图3。
2、楼下层布置客厅、书房(兼琴房)、餐厅、厨房、卫生间等,所有房间的地面具有相同标高。客厅的层高大于住宅楼房标准层高,楼下层所有其他房间的层高都是住宅楼房标准层高。见图1和图2。
3、楼上层布置主卧室、次卧室、起居室、卫生间等,其中主卧室位于客厅正上方,主卧室和客厅上下对齐,两者建筑面积相等。主卧室的层高小于住宅楼房标准层高,楼上层所有其他房间的层高都是住宅楼房标准层高,楼上层所有房间的天花板,其标高相同,见图1和图3。
4、客厅层高和主卧室层高之和,是住宅楼房标准层高的2倍,见图1。
5、在楼上层,次卧室位于书房(兼琴房)正上方,两者建筑面积相等;起居室位于餐厅和厨房的正上方,上下对应(见图2和图3)。
6、楼上层和楼下层这两层都有卫生间,卫生间与公共楼梯间为一墙之隔,楼上层卫生间位于楼下层卫生间的正上方,两个卫生间建筑面积面积相等(见图2和图3)。
7、厨房与卫生间紧密相邻,一墙之隔(见图2)。
8、户内楼梯间的上下进出口均安装一个外开门即上门和下门(见图3和图2),这两个外开门都是能够自动关闭的,以便随时切断上下两层之间的空气对流,提高隔声效果,同时有利于减小夏季空调运行负荷和冬季采暖设备运行负荷,节约建筑使用能耗。
本技术方案因客厅层高大于住宅楼房标准层高,故取名为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
本申请的积极效果是:客厅层高适中,既消除了压抑感,又充分利用了建筑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结构图,图2是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楼下层平面图,图3是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楼上层平面图,图中:
1——客厅;2——楼下层标准层高房间;3——楼上层标准层高房间;4——台阶;5——主卧室;6——楼下层进户门;7——楼下层玄关;9——公共楼梯间;10——楼下层卫生间;11——厨房;12——楼下层生活阳台;13——餐厅;14——户内楼梯间;15——户内楼梯;16——下门;17——书房(兼琴房);18——楼下层景观阳台;20——楼上层进户门;21——楼上层玄关;22——楼上层卫生间;23——起居室;24——楼上层生活阳台;25——上门;26——次卧室;27——楼上层景观阳台。
具体实施方式
某多层住宅楼,坐北朝南,共6层,分3个单元,一梯二户,每个单元6户,东西各3户,户户都是一种大层高客厅型双层住宅,下面以中间单元东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每套住宅都分为楼上层和楼下层两层,客厅位于楼下层,层高为3.10米,楼下层其他房间的层高都是住宅楼房标准层高即2.8米。楼下层所有房间地面都具有相同标高。
楼下层平面图如图2所示,楼上层平面图如图3所示,主卧室位于楼上层,在客厅正上方,建筑面积与客厅相等,其层高为2.5米。楼上层除了主卧室之外,其他房间层高都是住宅楼房标准层高即2.8米。
在楼上层,主卧室的地面要比其他房间地面高30厘米,它要通过台阶4与楼上层玄关21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插件界面放置方法
- 下一篇:制备神经氨酸衍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