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234.X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华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D01D1/02;D01D5/00;C08L89/00;A61L15/32;A61L15/64;A61L17/10;A61L24/10;A61L27/58;A61L27/60;A61L31/04;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飞虎;徐关寿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清 白蛋白 纳米 生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对人体不会引起免疫反应的人血清白蛋白纳米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可吸收材料领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热点,市场巨大,目前仅欧美国家在该领域年产值已突破伍佰亿美元,且增长迅速。医用材料不仅需要有医效,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相当的物理机械性能,降解产物或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或可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具有实际应用所需的降解速率。生物可降解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矫形外科、体内药物缓释剂和吸收性缝合线,接骨板,医用粘接剂,植入性矫形器械等领域。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产品其技术原理主要采用天然可吸收和人工合成可吸收材料二类,前者主要用胶原纤维、甲壳素(壳聚糖)、羊肠等制备,后者主要用聚乙交脂类、聚乳酸类、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羧甲基纤维等组成。
胶原纤维是一种天然蛋白材料(Miyagi Y,Chiu LL,Cimini M,Weisel RD,Radisic M,Li RK.2011.Biodegradable collagen patchwith covalently immobilized VEGF for myocardial repair.Biomaterials.32:1280-90.),交联固化的胶原可制成可吸收的缝合线;作为胶原变性体的明胶,早已用于药物胶囊、止血等栓塞方面;胶原也可用作人工皮的内层,缓慢降解过程中使宿主细胞、血管组织很快长入真皮层。甲壳素或壳聚糖(Jayakumar R,Chennazhi KP,Srinivasan S,Nair SV,Furuike T,Tamura H.2011.Chitin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Iht J Mol Sci.12:1876-87)的结构与纤维素接近,不同的是在分子中含有氨基取代,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明显碱性的天然多糖。碱性使其具有某些独特性质,如成膜性、鳌合功能、粘度特性以及可降解性,还可利用结构上的氨基和羟基进行多种化学改性。主要用于手术缝合线、防粘连膜,人工皮肤、伤口愈合剂、解毒和抗菌抗霉剂、接触眼镜、药物释放系统等。对于这些天然耒源的材料,往往机械强度不够,难以满足临床上要求。虽然天然的蜘蛛蛋白丝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Holland C,VollrathF,Ryan AJ,Mykhaylyk OO.2012.Silk and synthetic polymers:reconciling 100 degrees of separation.Adv Mater.24:105-9),但作为外源蛋白,容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有机合成医用纤维的种类比较多(Chen J,Zhou B,Li Q,OuyangJ,Kong J,Zhong W,Xing MM.2011.PLLA-PEG-TCH-labeledbioact ive molecule nanofib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Int JNanomedicine.6:2533-42;Gentile P,Chiono V,Tonda-Turo C,Ferreira AM,Ciardelli G.2011.Polymeric membranes for guidedbone regeneration.Biotechnol J.6:1187-97;Tang BC,Dawson M,线,目前已有的产品在体内维持有效强度的时间都不够长,不能用于缝合愈合周期较长的部位;降解速度慢的聚合物虽然能维持长时间强度,但伤口愈合后缝线长时间不能吸收,容易留下斑痕。若采用非降解性的聚酰胺、聚丙烯缝合线缝合伤口,则伤口痊愈后此类缝合线将永久留在体内,而人体内部组织会对此缝合线产生排异现象。羊肠线是一种传统的可被人体降解吸收的体内缝合线,它在人体内的吸收周期约为15天左右,而人体内脏器官的外科手术刀口往往难以在此期间愈合。因而人体内脏器官的外科手术对分解周期较长的新型可降解医用缝合线的需求就十分迫切。
其他如骨科材料。如用可降解吸收材料代替医用金属材料制作接骨板,可免去二次手术取出接骨板,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减小了患者的痛苦。目前,骨修复材料主要为钛/镍合金,该材料不能降解,必须二次取出,由于其对骨骼产生应力屏蔽作用,将导致新生长骨骼疏松,强度较差,钛/镍合金取出后,易导致再次骨折,加上该材料模量大,应变小,尤其不利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的骨修复;聚-L-乳酸(PLLA)已经用于临床,但其结晶度高降解速度慢,不能很好地与骨折愈合过程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华,未经徐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埋大断面隧道多步序施工变形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长黄铜冷凝管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