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257.0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赵家春;程继刚;裴学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峰医药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接触 药液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属于药品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瓶、输液袋的封口和导出不同于传统的玻璃瓶,是通过组合盖方式实现的,目前,国内塑料瓶、输液袋基本上采用这一方式,这种传统组合盖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塑料内盖3和塑料外盖1之间设置有橡胶胶垫2,并在塑料外盖的顶面设置有易拉环或易撕膜4,由于塑料内盖的存在,导致针刺阻力大、落屑量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针刺部位不会落屑,可有效防止药液受到二次污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以及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内盖,在所述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密封胶垫,所述外盖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所述内盖为环状结构。
所述内盖的上端面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嵌入所述胶垫底面的环状凹槽中形成密封。
所述胶垫上设有1-5个用于药液的配伍和导出的穿刺孔。
所述内盖和外盖由聚丙烯、聚苯烯、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一种制成。
所述易撕膜是铝箔、PP、PE、PET或多层共挤膜中的一种。
所述胶垫由异戊橡胶、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任几种共混物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组合盖,内盖为环状结构,及内盖没有顶面,使得针刺阻力减小,避免了针刺落屑的产生,可有效防止药液被二次污染。内盖与胶垫之间采用凸台凹槽的扣合式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更佳,更进一步地防止药液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盖,2胶垫,3外盖,4易拉环或易撕膜,22环状凹槽,31环状凸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直接接触药液组合盖,包括外盖1以及与药液容器口部密封连接的内盖3,内盖直接接触药液,在外盖1与内盖3之间设有密封胶垫2,外盖1的顶面设有用于撕开外盖封口面的易拉环或易撕膜4,内盖3为环状结构。
密封结构中,内盖3的上端面设有环状凸台31,环状凸台31嵌入胶垫2底面的环状凹槽22中形成密封。在胶垫2上设有1-5个穿刺孔,方便药液的配伍和导出。
具体设置中,内盖3和外盖1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种制成。胶垫2为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是IR(异戊橡胶)、IIR(丁基橡胶)、CIIR(氯化丁基橡胶)、BIIR(溴化丁基橡胶)或TPE(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任几种共混物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峰医药橡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峰医药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装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免疫系统配方奶粉的干法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