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烯丙基接枝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304.1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宝;江浩;于子洲;董晓红;王世林;陈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00 | 分类号: | C08G65/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8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醚烯 丙基 接枝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聚醚烯丙基接枝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双烯丙基聚醚是一种典型的反应型聚醚,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功能材料等领域。
对于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国内外普遍采用Williamson法,通常是由聚醚链中的羟基与醇盐化试剂反应生成醇盐,再与烯丙基氯反应制备双烯丙基聚醚,此法价格低廉,应用较广。对于醇盐化试剂的选择:JP-14841、JP51-2048提出可采用金属钠作为醇盐化试剂;US 4444971、US 4507469报道甲醇钠作为醇盐化试剂,与体系的溶解性较好,反应活性较高;JP51-203500、JP54-32598提出了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作为醇盐化试剂进行反应。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1、由于碱性过强,因此得到的双烯丙基聚醚封端率较低,产品颜色深,副产物较多。2、反应过程中,需真空脱去水或甲醇,促进聚醚充分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盐,因此导致工艺复杂化,成本增加。3、此法只适用于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聚醚(M≤2000),对于大分子量聚醚(M≥2000),该法反应活性相对较差,封端率较低。
为获得较高双键含量的双烯丙基聚醚,有必要寻求一种产物颜色浅和生产成本低、易操作、高效的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烯丙基聚醚接枝合成双烯丙基聚醚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将单烯丙基聚醚与三氟化硼乙醚先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30~80℃后滴加烯丙基缩水甘油醚进行接枝反应2~8h,得到接枝后的双烯丙基聚醚,然后加入氢氧化钠,升温至80℃后,再通入一氯甲烷反应4~6h。
本发明以单烯丙基聚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反应生成的双烯丙基聚醚平均分子量为4000~12000,具有下述的分子式:
CH2=CHCH2[OCH2CH(CH3)]x(OCH2CH2)yOCH2CH(OCH3)CH2OCH2CH=CH2
式中:x= 0~200,y=0~250。
本发明是以单烯丙基聚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反应,再利用Williamson反应去除活性基团,得到双烯丙基聚醚。反应式如下:
式中:R为烯丙基聚醚。
本发明提供的聚醚烯丙基接枝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而且接枝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单烯丙基聚醚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
所述单烯丙基聚醚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最适宜投料摩尔比为1:1.0~1.5。
所述三氟化硼乙醚的质量用量占投料总质量的0.1~10‰。
所述三氟化硼乙醚的质量用量占投料总质量的1~3‰。
将单烯丙基聚醚与三氟化硼乙醚升温至40~60℃后滴加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接枝后的双烯丙基聚醚与氢氧化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6~12。
所述接枝后的双烯丙基聚醚与氢氧化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实施例中,接枝率的定义为:
X=(S2-S1)/S1×100%
式中:X-接枝率;
S2-聚醚接枝后的双键值,mol/kg
S1-聚醚接枝前的双键值,mol/kg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单烯丙基聚醚,扬州晨化科技集团;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纯度95%),安徽新远化工;三氟化硼乙醚为试剂纯,上海凌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工业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未经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