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氧化钽绝缘层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839.9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兰林锋;彭俊彪;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22;H01L21/34;H01L21/3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绝缘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氧化钽绝缘层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栅极基片的制备
在玻璃基板上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钽或钽合金薄膜,该薄膜的厚度为100nm~600nm,通过掩模或光刻的方法图形化,得到栅极;
(2)阳极氧化绝缘层的制备
将所制备的栅极基片放入电解质溶液中通电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栅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钽薄膜,其厚度为100nm~300nm,即为阳极氧化绝缘层;
(3)沟道层的制备
在阳极氧化绝缘层上面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沟道层,该沟道层的厚度为20nm~100nm,通过掩模或光刻的方法图形化,得到沟道层;
(4)漏极和源极的制备
在沟道层上面通过溅射的方法制备一层厚度为100nm~500nm的导电薄膜,通过掩模、光刻或者剥起的方法图形化,同时得到漏极和源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步骤如下:将栅极基片放入电解质溶液的一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石墨或金属放入电解质溶液的另外一端,先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恒定的电流为0.1~1mA/cm2,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将随时间线性升高,当电压达到设定值80V~150V时恒定这个电压,直至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小于等于0.05mA/cm2时,在栅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钽薄膜,即为阳极氧化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为柠檬酸、硫酸或者为酒石酸铵和乙二醇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4)所述溅射的本底真空度小于等于1×10-3Pa,氩气气压为0.2~2Pa,功率为0.3~10W/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溅射的本底真空度小于等于1×10-3Pa,氩气偏压为0.2~2Pa,氧气偏压为0~0.3Pa,功率为0.3~10W/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沟道层的材料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所述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在氧化锌中掺入铟、镓、铝、钕、钽、镍和锡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源极和漏极材料为铝、钼、铬、铜、镍、钽、金、银、铂、钛或氧化铟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方法制备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包括基板、栅极、阳极氧化绝缘层、沟道层、源极和漏极;所述栅极位于基板之上,阳极氧化绝缘层包覆于栅极之上,沟道层位于阳极氧化绝缘层之上,源极和漏极分别覆盖在沟道层的两端并且相互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8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