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重金属的固态物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241.1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益子光博;水品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1D53/74;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固态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的固态物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焚烧炉焚烧一般废弃物或工业废弃物等的情况下,会产生燃烧废气等。由于燃烧废气中含有有害的氯化氢或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因此需要用熟石灰等进行碱处理。此外,燃烧废气中含有飞灰等含重金属的固态物,在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可能含有铅、镉、砷、硒、铬等重金属。由于这类重金属会从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溶出而污染土壤等,因此需要对含重金属的固态物实施防溶出处理。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处理方法,用熟石灰处理燃烧废气中的酸性气体,用粘结剂(cement)、螯合剂、磷酸等重金属固定剂使从燃烧废气中回收到的飞灰等不溶解。
此外,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作为用来降低环境负担的有效方法,记载了利用碳酸氢钠对酸性气体进行处理的方法。
用碳酸氢钠处理燃烧废气时,会从燃烧废气中所含有的飞灰等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溶出六价铬。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如下方法,从用碳酸氢钠处理好的酸性气体中回收飞灰,添加磷酸系化合物和二价铁盐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992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平9-5076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218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6-1104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基于某些理由,现有方法难以充分防止从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溶出六价铬。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抑制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六价铬的溶出,所述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是从用碳酸氢钠等碳酸氢盐处理了的燃烧废气中回收得到的。
现有技术中一直认为磷酸化合物是有用成分,但本发明人发现其会妨碍二价铁盐的作用,终于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1)含重金属的固态物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铬化合物的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与含有二价铁盐的处理剂进行混合的工序,在与该处理剂混合前的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是从用碳酸氢盐处理了的燃烧废气中回收的,该处理剂中不含有磷酸化合物。
(2)如(1)所述的处理方法,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来自于从该燃烧废气中回收到的灰渣。
(3)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该二价铁盐换算成铁的量与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的总铬含量的摩尔比为5~52∶1。
(4)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该处理剂中的镁化合物换算成镁的含量,相对于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的总铬含量的摩尔比为小于30(包括0)∶1。
(5)如(4)所述的处理方法,该处理剂不含有碱剂。
(6)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该二价铁盐选自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及它们的水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基于本发明,由于处理剂中不含有磷酸化合物,因此能够更加抑制从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溶出六价铬,所述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是从用碳酸氢盐处理的燃烧废气中回收得到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含有铬化合物的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与后述处理剂混合的工序。
(处理剂)
本发明中的处理剂含有二价铁盐。处理剂中的二价铁盐将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所含有的铬化合物中的六价铬还原成无害的三价铬。在现有方法中,同时使用磷酸化合物和二价铁盐作为重金属的处理剂,但如后所述,磷酸化合物会阻碍二价铁盐的药剂效果。但是,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不含磷酸化合物的处理剂,能够防止阻碍二价铁盐的药剂效果。
[磷酸化合物]
将在燃烧设备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用碳酸氢钠等碳酸氢盐处理后回收含重金属的固态物,该含重金属的固态物易溶出六价铬、汞等重金属。在现有方法中,同时使用磷酸化合物和二价铁盐作为这类重金属的处理剂。但是,基于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处理剂中的磷酸化合物与二价铁盐反应,生成磷酸亚铁Fe3(PO4)2等化合物,减少二价铁盐相对于含重金属的固态物中六价铬的有效利用量,阻碍二价铁盐的药剂效果。只要是按照现有方法,无论是添加磷酸化合物与二价铁盐的混配产品,还是分别添加磷酸化合物和二价铁盐,均会产生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阴道清洗栓
- 下一篇:血液净化设备透析液除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