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195.7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守屋雅仁;有竹贵司;神保嘉雄;内田和成;汤川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32 | 分类号: | F16H5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分割的多个箱要素相互凸缘结合而构成,且支承组装于内部的变速机构的轴部件使其可旋转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以提供轻量的车辆用发动机的曲轴箱盖为目的,由金属制轴承支架和合成树脂制盖主体构成曲轴箱盖的车辆用发动机的曲轴箱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8348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车辆用发动机的曲轴箱盖中,由轴承保持部、脚部和加强部构成金属制轴承支架,且将这些各部分形成为一体。而且,将所述脚部的前端部和合成树脂制盖主体一起固定于半曲轴箱部。这样,现有的金属制轴承支架为只用于确保轴支承刚性的轴承保持部的加强构造,作为曲轴箱盖整体不是具有用于保持强度(静态强度、疲劳强度)及刚性的整周凸缘的框架构造。
因此,将现有的盖构造应用到通过将分割的多个箱要素相互凸缘结合而构成的车辆用变速箱的侧盖的情况下,例如当反复作用扭力时,由于扭曲强度的不足而允许箱的扭曲变形。即、存在使变速箱要素所要求的主要要求特性即强度(静态强度、疲劳强度)及刚性不能成立,从而不能对应箱轻量化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虽然为复合材料构造,但是也能够使箱要素要求的主要要求特性即强度、刚性成立,从而能够对应箱轻量化的要求。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作为前提构成,本发明具备通过将分割的多个箱要素相互进行凸缘结合而构成,且支承组装于内部的变速机构的轴部件使其可旋转的变速箱。在该变速箱中,将所述分割的多个箱要素中至少一个箱要素设为金属框架和树脂盖的复合材料构造,所述金属框架具有:遍及分割开口部的整周而连续的整周凸缘、支承所述轴部件使所述轴部件可旋转的轴承支承座、连接所述整周凸缘和所述轴承支承座的加强臂,所述树脂盖堵塞由所述金属框架形成的开口部分。
因此,利用加强臂连接遍及分割开口部的整周而连续的整周凸缘和轴承支承座,由此构筑金属框架。而且,通过设为在该金属框架上增加了树脂盖的复合材料构造,进一步加强强度及刚性。即,通过将整周凸缘设为作为确保盖强度的基础部件的复合材料构造,来保持箱要素所要求的强度(静态强度、疲劳强度)及刚性。
从而,确保了抑制相对于外力的变形等的轴承支承座的安装强度(静态强度),且确保了抑制对于反复的扭力的变形等的扭曲强度(疲劳强度)。另外,对于轴承支承座,也确保了支承变速机构的轴部件使其可旋转时的轴承支承刚性。
这样,虽然为复合材料构造,但是也能够使箱要素所要求的主要要求特性即强度、刚性成立,从而能够对应箱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了具有实施例1的复合材料构造的侧盖的变速箱的搭载于机动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复合材料构造的侧盖外面的外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复合材料构造的侧盖内面的内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复合材料构造的侧盖的图2及图3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复合材料构造的侧盖的图2及图3的B-B线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TC 变速箱
1 主变速箱(箱要素)
11、12 整周凸缘
2 变速机构壳体(箱要素)
21 整周凸缘
3 侧盖(箱要素)
4 带式无级变速机构(变速机构)
40 变速器输入轴
41 变速器输出轴
42 初级带轮
42e 固定滑轮轴(轴部件)
43 次级带轮
43e 固定滑轮轴(轴部件)
44 带
5 金属框架
51 整周凸缘
51a 凸缘接合面
52 第一轴承支承座(轴承支承座)
53 第二轴承支承座(轴承支承座)
54 车身支承座
54a 安装面
55 零件安装座
55a 螺栓座面
56 加强臂
57 油压路径臂
58 突条
6 树脂盖
13 次级润滑压油路(油压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中表示的实施例1对实现本发明的变速箱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