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5406.7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赵志明;严旭;叶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风阻前 轮胎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舒适性、环保、节能等成为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家三阶段油耗目标的提出,油耗已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工作的核心内容。控制风阻作为汽车行业中降低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统计表明: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70km/h时,风阻就成为外部行驶阻力的主要来源。由于高速公路的增多及车速的提高,风阻对油耗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风阻已成为汽车行业竞相追逐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另外,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有时相互冲突,在不改变造型的前提下降低风阻系数,是各个汽车厂家追求的目标。目前各种降风阻挡板主要有车体前部挡板和尾部扰流板两种 ,尾部扰流板对整车造型影响比较大,而车体前部挡板对车体风阻影响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新型的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它能够改善吹到车体前部轮胎处和发动机舱底部的气流,优化车底部及轮胎处的流动、减小前轮胎处的分离区,以降低车前部的能量损失,从而达到降低风阻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它包括发动机护板,发动机护板一端设有前轮胎挡板,前轮胎挡板上连接有轮胎状的前轮胎罩板,前轮胎罩板外侧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发动机护板、前轮胎挡板和前轮胎罩板一体成型,所述的发动机护板用于让流经发动机舱底部的行驶风沿着发动机护板向前轮胎方向运动,阻止了部分气流直接流到发动机舱内,减小了内流阻力,从而降低了风阻;前轮挡板用于使行驶风会沿着前轮挡板运动,改变了风的方向,从而减少了进入前轮胎处的串流和前轮胎上的压力,降低了整车风阻系数,安装孔用于把导流板与车体固连。
上述的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增大了导流板抗压和抗弯能力。
上述的轮胎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方形的槽。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降阻效果好,成本低,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汽车高速时的气动阻力;
(2)通过CAE分析,可以明确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的最优结构,可以在不同车型上进行最细小的优化以达到较高的降风阻效果;
(3)本导流板抗压和抗弯能力较强,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外力的冲击;
(4)本导流板前部为发动机护板,能有效减少进入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降低了内流阻力,同时也能减少前轮胎上的压力和进入前轮胎处的串流,可显著的降低风阻。
附图说明
图1是导流板的正视图;
图2是导流板的俯视图;
图3是导流板的左视图;
图4是从上方看导流板的斜视图;
图5 是从下往上看的轮胎挡板局部放大图;
图6 是从下往上看导流板的装配图;
图7 是从下往上看没有安装导流板的汽车斜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7,一种降风阻前轮胎导流板,它包括发动机护板1,发动机护板一端设有前轮胎挡板2,前轮胎挡板上连接有轮胎状的前轮胎罩板3,前轮胎罩板外侧设有多个安装孔4,所述的发动机护板、前轮胎挡板和前轮胎罩板一体成型,所述的发动机护板用于让流经发动机舱底部的行驶风沿着发动机护板向前轮胎方向运动,阻止了部分气流直接流到发动机舱内,减小了内流阻力,从而降低了风阻;前轮挡板用于使行驶风会沿着前轮挡板运动,改变了风的方向,从而减少了进入前轮胎处的串流和前轮胎上的压力,降低了整车风阻系数,安装孔用于把导流板与车体固连。所述的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加强筋5,增大了导流板抗压和抗弯能力。所述的轮胎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方形的槽6。
本发明的原理:
通过CFD的分析发现,车体前轮胎处有明显的高压区同时发动机舱内有很多气流,高压区的存在和发动机舱内的串流会增大风阻。因此,在前轮胎前部增加导流板,通过导流板改变此处的气流流向,从而减小轮胎处的高压区和发动机舱内的串流,同时改善车体前底部流场。当高压区减小、底部流场改善后,即可显著的降低风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装置
- 下一篇:裤子(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