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轨道测试仪器及其自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430.0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肖杰灵;陈嵘;胡弼丞;徐井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测试 充电 系统 仪器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技术,特别是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轨道测试仪器及其自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铁路轨道进行测试监控的轨道测试仪器通常通过一次性电池供电。不过,一旦一次性电池消耗完电能或者剩余电量不足,则必须进行人工更换,这不仅更换不便,而且会影响铁路、特别是封闭式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甚至需要中断铁路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轨道测试仪器及其自充电方法,能够以更加可靠节能的方式为轨道测试仪器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包括:
连接到轨道的振动致动结构;
能量转化装置,其连接到所述振动致动结构以将所述振动致动结构接收的所述轨道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储能装置,其连接到所述能量转化装置以接收和储存所述电能,并将所述电能供应到轨道测试仪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进一步包括电能调整单元,其连接在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储能装置之间,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交流-直流转换结构;
桥式整流结构,其优选地包括由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器;
稳压处理结构,其优选地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电能调整单元的两个输出端上的稳压电容。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转化装置包括:
棒形或非棒形的永磁体,其连接到所述振动致动结构以接收来自所述轨道的振动能量;
导电线圈,其包围所述永磁体而使所述永磁体能够在所述导电线圈围成的空间中往复运动,所述导电线圈的始端和末端分别电连接到所述能量转化装置的一对输出端。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转化装置包括非磁性的防护筒,其中,
所述防护筒围绕所述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固定在所述防护筒的内壁上;或者,所述防护筒包括相互套置的内筒和外筒,且所述内筒围绕所述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固定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
所述防护筒与所述轨道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部件刚性连接到所述轨道、或与所述轨道分离。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致动结构包括弹簧,所述永磁体通过所述弹簧连接到轨道。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转化装置包括:缓冲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导电线圈外围或者所述导电线圈的端开口处以防止所述永磁体撞击受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测试仪器,包括:
如前所述的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轨道测试仪器的自充电方法,包括:
将轨道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和
将所述电能供应到所述轨道测试仪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转化包括:通过所述轨道振动使永磁体在导电线圈围成的空间中往复运动,以在所述导电线圈中产生电流。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在将轨道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之后和将所述电能供应到所述轨道测试仪器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
对所述电能进行交流-直流转换;
对所述电能进行桥式整流;
对所述电能进行稳压处理。
通过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轨道测试仪器及其自充电方法,能够以更加可靠节能的方式为轨道测试仪器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测试用自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能量转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能调整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测试仪器的自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载波情况下的上行功率压缩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空气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