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干扰高阻燃矿用信号传输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102.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郑连元;齐宏文;何正寅;乔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295;H01B7/28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陈君伟 |
地址: | 2256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阻燃 信号 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干扰高阻燃矿用信号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近几年,原煤年产量均超过了20亿吨,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煤矿工业迅猛发展,煤矿开采的规模和力度加大,一大批现代化煤井建设向深度化、复杂化、恶劣化的境地转变,地下湿度大、瓦斯浓度高、易燃易爆以及强电磁幅射等恶劣环境不断出现,。特别是小煤矿中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超过15%,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91.35%,其中高达57.71%的矿井具有强爆炸性。不安全因素日趋增多,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为了强化安全措施,提高生产效率,致使井下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抗干扰高阻燃矿用信号传输电缆,尤其在煤井综合自动化系统、选煤场集控调度系统等煤矿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中现代化高科技监控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普通的矿用信号电缆远远不能适应这些高科技监控设备的要求。为此,更需要多功能、高性能的信号传输电缆作连接线与之配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了适应现代技术装备要求,解决现有电缆信号传输速率慢,准确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抗干扰高阻燃矿用信号传输电缆。
本发明包括四组相互绞合的线芯,在所述绞合的线芯外依次设置阻燃绕包层、铝箔绕包总屏蔽层、铝-聚乙烯粘结护层、内护层、纵包皱纹钢带铠装层和外护层;在所述线芯与阻燃绕包层之间设置阻水填充层;所述每组线芯均包括两股相互绞合的绝缘导体,在所述每组绞合的绝缘导体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绕包层、分相屏蔽层和第二阻水绕包层;所述每股绝缘导体分别包括导体,在所述每股导体外分别包裹绝缘层。
本发明导体由优质热浸镀锡铜丝绞合而成,采用可溶性聚四氟乙烯绝缘层,高阻燃聚烯烃内护层,蓝色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外护层,具有阻燃、电感低、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能强、抗爆性能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本发明结构合理、工艺先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四组相互绞合的线芯1,在所述绞合的线芯1外依次设置阻燃绕包层2、铝箔绕包总屏蔽层3、铝-聚乙烯粘结护层4、内护层5、纵包皱纹钢带铠装层6和外护层7;在所述线芯1与阻燃绕包层2之间设置阻水填充层8;所述每组线芯1均包括两股相互绞合的绝缘导体9,在所述每组绞合的绝缘导体9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绕包层10、分相屏蔽层11和第二阻水绕包层12;所述每股绝缘导体9分别包括导体13,在所述每股导体13外分别包裹绝缘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压缩的饮料瓶
- 下一篇:一种两次使用的塑料快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