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尘回收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946.7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善文;韩克余;袁志勇;刘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贵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回收仓,主要应用于烟气除尘系统中的粉尘回收,属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烟气除尘系统中的粉尘回收仓,多采用圆筒形,在仓顶设有扩散式旋风分离器和袋式除尘器,利用低压吸入式或低压压入式气力输灰装置,将粉尘随气流进入旋风除尘器收尘,粉尘落入仓内,从旋风除尘器中心管排出的粉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进行气固分离,净气排入大气;袋式收尘器多采用人工拍打清灰,操作不便,对工人的危害大;行脉冲清灰,脉冲阀、喷吹管用量多,换袋不便;机械回转反吹,属弱力清灰,回转机构属齿轮传动减速,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粉尘气力输送和粉尘回收仓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粉尘回收仓,它由蜗壳式切向进风管、支架、下仓体、中仓体、内锥体、上仓体、滤袋、气包、脉冲阀、净气室、花板、顶盖、顶护栏、自动出风阀和放灰阀组成, 所述顶护栏下方设有顶盖, 顶盖下方设有上仓体, 上仓体上部一侧设有自动出风阀, 另一侧设有气包, 其顶部设有脉冲阀; 上仓体内下部设有蜗壳式切向进风管, 其进风口于气包内下部;在上仓体内上部设有花板, 其下设有滤袋, 在滤袋下方的中仓体内设有内锥体;在花板与顶盖之间形成净气室; 所述支架设于下仓体上, 下仓体底部设有放灰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粉尘回收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取消中间连结管道、管件、系统阻力降低,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发明采用气箱式脉冲除尘作为气固分离,具有清灰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修换袋方便。
3、本发明零部件通用化,标准化系数高,适合工厂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在工厂内制作运往现场安装,也可以现场制作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粉尘回收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粉尘回收仓中蜗壳式切向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蜗壳式切向进风管、2-支架、3-下仓体、4-中仓体、5-内锥体、6-上仓体、7-滤袋、8-气包、9-脉冲阀、10-净气室、11-花板、12-顶盖、13-顶护栏、14-自动出风阀、15-放灰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粉尘回收仓,它由蜗壳式切向进风管1、支架2、下仓体3、中仓体4、内锥体5、上仓体6、滤袋7、气包8、脉冲阀9、净气室10、花板11、顶盖12、顶护栏13、自动出风阀14和放灰阀15组成, 所述顶护栏13下方设有顶盖12, 顶盖12下方设有上仓体6, 上仓体6上部一侧设有自动出风阀14, 另一侧设有容积为0.5m3的月牙形气包8,其顶部设有两个3寸的脉冲阀9; 上仓体6内下部设有蜗壳式切向进风管1, 其进风口设于气包8内下部; 在上仓体6内上部设有花板11, 其上设有直径130×2000 m m的滤袋7共计128条,在滤袋7下方的中仓体4内设有内锥体5;在花板11与顶盖12之间形成净气室10; 所述支架2设于下仓体3上, 下仓体3底部设有放灰阀15。
所述中仓体4的直径为3米。
本发明只需通过改变中仓体4高度,即可实现30~100m3的仓体容积,实现不同容积的粉尘回收仓。
本发明取消独立的旋风除尘器,在上仓体6内设置蜗壳式切向进风管1,粉尘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仓体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贵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贵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灯检工序中合格药的数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