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加氢直接合成C2-C10直链混合伯醇的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7138.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杰;董文达;朱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23/78;B01J23/89;C07C29/157;C07C29/156;C07C3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加氢 直接 合成 sub 10 直链 混合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加氢合成C2-C10直链混合伯醇的催化剂,具体地涉及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的Co基催化剂,经Li、Ce、Ca或Pd等助剂调变催化剂性能,该催化剂用于CO加氢一步法直接合成高C2-C10直链混合伯醇,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合成C2-C10直链混合伯醇的选择性。
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战略主题。低碳醇(C2~C5混合醇)具有辛烷值高、优良防爆抗震性能以及与汽油良好的混溶效能,其应用一直定位于汽油添加剂,尤其是其作为绿色化学产品,与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成为MTBE的首选代用品。
高碳伯醇(C6~C10混合醇)是合成塑料增塑剂的主要基础原料。高碳醇及其衍生物具有单位产值高、附加值大等优良性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高碳醇工业发展很快,近年来全球高碳醇的需求量年均增长量为3.1%。而我国是一个高碳醇的消费大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CO加氢直接合成混合醇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意大利Snamprogetti公司开发了MAS工艺,催化剂体系为Zn-Cr-K体系,合成的液相产物中甲醇选择性达到70%,C2-C4醇在选择性为18%,C5+醇只有10%;该工艺于1979年建立了中试装置,1982年建成15kt/a示范装置,这也是目前CO加氢合成低碳醇过程的唯一工业化工艺。德国Lurgi公司开发了Cu-Zn催化体系,在Cu/ZnO/Al2O3催化剂基础上,通过添加碱金属和对孔结构的改进提高催化剂性能。催化剂催化CO加氢生成的液相产物中甲醇选择性为60%左右,C2-C4醇在选择性为20%,现已通过了单管模试。法国石油研究所采用Cu-Co催化体系,开发了IFP工艺,合成的液相产物中甲醇选择性为41%。美国Dow化学公司和联碳公司采用MoS2基催化体系,合成的液相产物中甲醇选择性为40%。
CN01130481公开了Mn-Ni-K-MoS2催化剂,在MoS2基催化剂的制备中引入Mn元素,使得催化剂催化合成醇活性显著提高,同时,C2+醇的选择性有所提高,最高至62%。CN 200610097869提供一种用于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主要组分为CuO、ZnO、Cr2O3、Al2O3和适量的其它助剂(V、Mo、Mn、Mg、Ce),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较高的C2以上(C2+)醇选择性。
以上催化剂合成C2+醇选择性偏低,甲醇比重较大,达到40%以上,研制高C2+醇选择性,低甲醇选择性的催化剂是人们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
CN200710099554.1和US 7468396公开了CO加氢一步法直接合成高碳混合伯醇的催化剂。通过将活性金属组分担载在活性炭载体表面上,使得催化剂中Co物种生成混合组分的金属Co和Co2C,高选择性地合成C1-C18醇,液体产品中C2-C18醇的选择性高达60%,其中甲醇在醇中的分布只占2~4%。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管式自给电多功能太阳能灶具
- 下一篇:双辊挤浆机布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