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波装置的主接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7962.8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严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 装置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变流机组一次配置中谐波控制技术,尤其涉及到一种滤波装置的主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大功率变流机组通常由调压变压器,整流变压器及整流器构成,铝电解交流负荷滤波装置一般设5,7,11次滤波支路,由于铝电解为n+1台多机组并联运行,分机组滤波补偿,各滤波器同时工作,只有在变流机组通电的情况下才投入滤波装置,且设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电流速断和内部故障等保护,目前滤波装置通常采用在主进线上设置有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每一个滤波支路设置有独立的隔离开关、三台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抗器、电容器和零序电流互感器等器件,存在器件使用多,占地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滤波装置的主接线结构,以解决目前铝电解交流负荷滤波装置存在器件使用多、成本高和占地大等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滤波装置的主接线结构,它包括第一隔离刀开关、断路器和第一电流互感器,主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第一隔离刀开关的输入端,第一隔离刀开关的输出端与断路器输入端导线连接,断路器输出端与第一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导线连接,第二隔离刀开关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第二隔离刀开关输出端连接到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输出端,避雷器的输出端接地,滤波支路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
滤波支路有三个,每个滤波支路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电容,第二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第二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导线连接到电抗器的输入端,二个电容并联后,其输入端导线连接到电抗器的输出端,零序电流互感器与二个电容的输出端并联。
第一电流互感器由三台电流互感器组成。
第二电流互感器由一台电流互感器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适用新型的运用,在常规铝电解交流负荷滤波装置的基础上,省掉两组隔离开关,三组避雷器,6台电流互感器,除设备节省了投资,还节省了上述设备的安装用地面积,解决了常规铝电解交流负荷滤波装置存在器件使用多、成本高和占地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接线原理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铝电解为n+1台多机组并联运行,分机组滤波补偿,各滤波器同时工作,只有在变流机组通电的情况下才投入滤波装置,且设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电流速断和内部故障等保护,满足上述条件下,本发明一种滤波装置的主接线结构(见图1),它包括第一隔离刀开关1、断路器2和第一电流互感器3,主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第一隔离刀开关1的输入端,第一隔离刀开关1的输出端与断路器2输入端导线连接,断路器2输出端与第一电流互感器3输入端导线连接,第二隔离刀开关4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3输出端,第二隔离刀开关4输出端连接到电压互感器5,避雷器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3输出端,避雷器6的输出端接地,滤波支路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3的输入端。
滤波支路11设置有三个,每个滤波支路11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7和电容9,第二电流互感器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流互感器3输出端,第二电流互感器7的输出端导线连接到电抗器8的输入端,二个电容9并联后,其输入端导线连接到电抗器8的输出端,零序电流互感器10与二个电容9的输出端并联。
第一电流互感器3由三台电流互感器组成。
第二电流互感器7由一台电流互感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