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609.3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虞山绿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K9/14;A61K9/20;A61K9/48;A61P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儿童 肥胖症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肥胖是一种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种营养保健食品的面世,儿童肥胖症日益增多,国内发病率为6%~9.5%。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还将延续成成年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基础。有研究显示,在超体重儿童中,肝脏的脂肪沉积已经出现肝细胞或某些细胞的损伤或坏死,ALT、AST 超出正常范围,随着体脂的增加,对肝脏的损害越严重,ALT、AST 异常的检出率明显上升。血清转氨酶若表现为慢性增高,提示肝损害的发生并可能进展至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西药治疗儿童肥胖症的疗效确切,机制清楚,但普遍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安全性的问题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目前,中医治疗儿童肥胖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因而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肥胖在中医古籍中无专门的病名, 但早在汉代以前就有相关症状、病因病机及危害性的记载。如《内经》“ 肥贵人”及“ 年五十, 体重, 且目不聪明矣” 《金匾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素问·奇病论》“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素问·宣明五气论》“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等。认为过食肥甘及缺乏运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症的病机特点, 古人认为多与“ 痰湿” 及“ 脾虚” 或气虚有关, 其中“ 痰湿” 为其标, “ 脾虚” 、“ 气虚”为其本。如《仁斋直指方》曰“ 肥人气虚生寒, 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朱丹溪云“ 肥白人多湿”、“ 肥白人多痰饮”汪昂曰“ 肥人多痰而经阻, 气不运也” 。脾虚痰湿常常会使人纳呆, 不欲食, 但多数肥胖患者却消谷善饥。古人认为消谷善饥是因热而成“ 脾胃积热, 消谷善饥。”故而《脾胃论》将肥胖分为“ 脾胃俱旺” 和“ 脾胃俱虚”两型, 认为“ 脾胃俱旺, 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 则不能食而肥或少食而肥, 虽肥而四肢不举”, 其本质上都是脾胃功能的失调。
发明内容
中医学认为肥胖发生机理多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停,阻遏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机体阴阳失衡,出现异常,治宜健脾和胃,调畅气机,祛痰除湿,因此,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中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儿童肥胖症的中药,其包括:枸杞子、麻黄、泽泻、赤小豆、何首乌、黄芪、番泻叶、丹参、苏木、三七、绞股蓝、柴胡、老鹳草、亚麻子、猪苓和蜂蜜。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枸杞子35~45重量份、麻黄30~40重量份、泽泻15~25重量份、赤小豆8~16重量份、何首乌65~75重量份、黄芪17~27重量份、番泻叶15~25重量份、丹参25~35重量份、苏木20~30重量份、三七20~30重量份、绞股蓝28~38重量份、柴胡10~20重量份、老鹳草13~23重量份、亚麻子16~26重量份、猪苓15~25重量份和蜂蜜12~2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枸杞子40~45重量份、麻黄35~40重量份、泽泻20~25重量份、赤小豆12~16重量份、何首乌70~75重量份、黄芪23~27重量份、番泻叶20~25重量份、丹参30~35重量份、苏木25~30重量份、三七25~30重量份、绞股蓝33~38重量份、柴胡15~20重量份、老鹳草18~23重量份、亚麻子21~26重量份、猪苓20~25重量份和蜂蜜17~2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进一步优选为枸杞子42重量份、麻黄38重量份、泽泻22重量份、赤小豆14重量份、何首乌73重量份、黄芪25重量份、番泻叶22重量份、丹参32重量份、苏木28重量份、三七28重量份、绞股蓝36重量份、柴胡18重量份、老鹳草21重量份、亚麻子24重量份、猪苓22重量份和蜂蜜2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比例称取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混合,制成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3~5倍的水煮沸提取2次,每次煮沸2~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除去70%~80%的水,获得浓缩液,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60%~80%,滤出沉淀,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后得浸膏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虞山绿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虞山绿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热贴合型彩钢板
- 下一篇:高稳定性的轧机导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