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丝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844.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高小平;杨志龙;张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丝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金属丝网。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量日益减少,这促使人们对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的不断探索。其中,作为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太阳能电池就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核心代表。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对电池基片材料的选择、基片制作工艺的改善外,选择合适的印刷网板也能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印刷区域包括2-3条主栅线11及若干条与主栅线相垂直的细栅线12。
中国专利CN101241956报道了一种大面积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DSSC制成条状,采用耐腐蚀互连条将条状的单体DSSC串联成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耐腐蚀互连条两侧分别设一保护隔层,或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并在低电阻栅网电极表面覆盖保护膜,然后采用覆盖有保护膜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将多个条状的单体DSSC并联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侧玻璃与TCO的接触面设一灌注槽,并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端的灌注槽,从灌注槽泵入电解质和染料后,折断灌注槽,然后进行密封。
中国专利CN102336051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刮刀、辅助刮刀、回料刀、印刷网版,其特征是在印刷网版上紧靠印刷刮刀边缘两侧安装两个挡板结构,其中挡板结构主要由挡板面、挡板框架和安装架组成;挡板面的底部与丝网面可分体式接触或者通过柔性材料黏结;回料刀和印刷刮刀及辅助刮刀的边缘与挡板面无缝接触;印刷机头带动刮刀和回料刀与挡板面接触滑动,使浆料在两侧挡板面、刮刀和回料刀围成的范围内运动,实现浆料不向两侧流动。
中国专利CN202058761U 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网版,包括:硅片、主栅线、倒角、副栅线、所述的硅片上设有主栅线和副栅线,所述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垂直设置,在所述的硅片上设有倒角,可以将正面电极栅线在硅片表面进行有效的扩展,增加覆盖面积,将光电流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改善了电池片的效率。
中国专利CN101969082A公开了一种两次丝网印刷与刻槽结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一种两次印刷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包含有刻槽工艺和两次印刷工艺,刻槽工艺为:在硅片表面的电极栅线区域刻槽,使电极栅线区域形成蚀槽;两次印刷工艺为:a、第一次印刷电极:将印刷的电极浆料填入蚀槽并进行烘干,在蚀槽中形成第一层电极;b、第二次印刷电极:在第一层电极外表面印刷电极,使硅片表面电极栅线区域形成第二层电极。
采用传统的电池电极印刷网板进行印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构成印刷网版的金属丝网层为编织型,其上存在编织型的经纬节点,不利于实现印刷的均匀性;2、一次印刷透浆量少,容易出现虚印,即断点,细栅线的高宽比小;3、多次印刷虽然能避免虚印,但细栅线严重变宽,影响电池光照面积,而且多次重复印刷的结果是细栅线不平整,出现“骆驼”峰,此种多次印刷方式不但成本高,而且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益,不适合企业规模性生产,工业上急需结构合理的印刷网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丝网,其为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用的网板制作提供一种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采用传统的电池电极印刷网板进行印刷,一次印刷容易出现虚印;多次印刷的均匀性低成本高,不适合企业规模性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金属丝网,该丝网具有均匀性高、无断点、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金属丝网制成的太阳能基板,该基板具有制备简单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丝网,包括网格区、非网格区,所述网格区与非网格区相连,所述网格区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网格线组构成,所述金属丝网的网格区中间区域设置有图形区域;构成所述金属丝网图形区域的网格线线径均匀,所述图形由缺失的网格线构成;所述非网格区设置在网格区的周边,在非网格区的外围设有边孔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