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构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244.6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冶春梅;胡兆伟;莫达飞;沈小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1/16;H01Q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构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构成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单元,用于包围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外壳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金属材质;电路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的第二表面上;以及天线单元,包括:馈电端,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并且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单元;和辐射体,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其中,作为金属材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辐射体。因此,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金属外壳向空中发送和从空中接收电磁波信号,从而节省了由于单独配置天线单元的辐射体而在电子设备中占用的物理空间,改善了电子设备的产品外观,并且增加了其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构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电子设备越发普及。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子设备的外壳主要采用三种材质制成:普通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和诸如铝镁合金之类的金属材质。由于金属材质所带来的轻薄便携和时尚高端质感是其它两种材质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设计和生产全金属外壳的电子设备是很多厂商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全金属外壳的电子设备难以实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全金属外壳抑制了电磁能量的辐射,使得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无法穿透金属屏蔽体来辐射电磁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在一种解决方案中,通过外置天线(即,将天线置于电子设备之外)的方式来实现全金属外壳,但是该外置天线极大地影响了电子设备的便捷性、耐用性、整体性及美观性。
在另一种解决方案中,金属外壳电子设备采用两件式结构,即在金属外壳上割开一块电磁净空区域以放置天线,使得对于天线区域以外的部分外壳采用金属材料,而对于覆盖天线的外壳区域则采用塑料材料,但是在这样的方案中,无法得到完整的金属外壳,因而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工业设计(ID)和产品型态,而且使得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了结构强度。
在又一种解决方案中,构想了使用转轴作为馈线的全金属外壳天线,但是该方案依托于电子设备两部分外壳之间的转轴设计,这就需要与电子设备的外形结构紧密配合,因而设计复杂度高;并且由于转轴尺寸较大,所以一般不适用于低剖面轻薄机型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单元,用于包围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外壳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金属材质;电路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的第二表面上;以及天线单元,包括:馈电端,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并且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单元;和辐射体,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其中,作为金属材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辐射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外壳单元设置为包围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外壳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使用金属材质来构成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将电路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将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的第二表面上;将天线单元中的馈电端设置在所述外壳单元内;以及使用作为金属材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来构成天线单元中的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辐射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构成方法,使用金属材料来构成电子设备的外壳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用作为金属材质的外壳表面部分来构成天线单元的辐射体,以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此,本发明可以构成使用完整的金属外壳、或者局部的金属外壳作为天线单元的辐射体的电子设备,使得该电子设备通过该金属外壳向空中发送和从空中接收电磁波信号,从而节省了由于单独配置天线单元的辐射体而在电子设备中占用的物理空间,改善了电子设备的产品外观,并且增加了其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