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踏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434.8 | 申请日: | 201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B62K3/00;B62K5/00;B62K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踏自行车。
背景技术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运动是健康的重要保证,全民健身运动正蓬勃兴起,脚踏自行车运动不仅是奥运比赛项目,更是普通老百姓的代步工具,同时也具有锻炼身体的功效,更加上全球倡导节能环保,“少开车,多骑车”也慢慢被人们认可,并得到政府的鼓励,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和历史传统的作用,脚踏自行车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恢复了以往的地位,但是传统的脚踏自行车是通过脚踩脚踏360度旋转,通过链轮、链条带动车轮转动,驱车前进。此种骑车方法必须是腿脚先向前用力再向下踩踏,人骑起来相对较累,功效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且在行车时如发生正面碰撞事故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直接向下踩踏、人踏起来相对较轻松且功效较高、并且是模拟跑步运动站着踩踏,还能保护踏车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减轻伤害的脚踏自行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踏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及前车轮轴、后车轮及后车轮轴、 刹车装置、方向杆及车把,其特征在于一种脚踏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及前车轮轴、后车轮及后车轮轴、刹车装置、方向杆及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轮两侧的前车轮轴上轴接有所述的车架,在所述的前车轮轴上轴接的车架两侧分别轴接有飞轮,所述的车架两侧分别轴接有杠杆,所述的杠杆的一端设置有脚踏,所述的杠杆另一端设置有以所述的杠杆与所述的车架轴接的轴的轴心为中心点的弧形齿条,所述的弧形齿条与设置在所述的车架两侧的飞轮相啮合,所述的杠杆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的后车轮设置在所述的车架尾端,所述的车架尾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的转向装置与所述的后车轮轴轴接;
所述的车架由尾部向前车轮两侧的两根独立的金属管通过若干根横梁连接固定形成整体车架,所述的车架与所述的前车轮轴轴接后前部向上跷起并向前凸出再向后、向下弯形成一个在正面碰撞时可保护踏车人的支架;
所述的车架在所述的向下弯处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的第一轴套内轴接有所述的第一方向杆,所述的第一方向杆上设置有所述的车把,所述的第一方向杆穿过所述的第一轴套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车轮转向装置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的后车轮轴上设置的转向装置是在后车轮轴上设置有第二方向杆,所述的第二方向杆与所述的后车轮轴轴接固定,在所述的车架尾端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的第二方向杆上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轴套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通过钢丝绳连接;
所述的飞轮两侧设置有防止弧形齿条横向摆动的挡圈;
所述的复位装置为设置在车架上的滑轮及挂在滑轮上的弹性绳或弹簧,所述的滑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弹性绳或弹簧挂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滑轮外侧设置有防止弹性绳或弹簧滑出的挡板,所述的弹性绳或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其中一杠杆的轴与脚踏之间,所述的弹性绳或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另一杠杆的轴与脚踏之间;
所述的杠杆上设置有多个脚踏轴接孔,所述的脚踏设置有脚踏连接件,所述的脚踏连接件与所述的其中一个脚踏轴接孔轴接;
所述的后车轮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后车轮分别轴接在所述的第二方向杆的两侧;
所述的前车轮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前车轮分别轴接在所述的前车轮轴上飞轮的外侧,所述的车架轴接在飞轮的内侧;
所述的前车轮及后车轮均为两个,所述的两个前车轮分别轴接在所述的前车轮轴上飞轮的外侧,所述的两个后车轮分别轴接在所述的第二方向杆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前车轮两侧的前车轮轴上轴接有车架,在车架两侧的前车轮轴上分别轴接有飞轮,车架两侧分别轴接有杠杆,杠杆的一端设置有脚踏,杠杆另一端设置有以杠杆与车架轴接的轴心为中心点的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设置在车架两侧的飞轮相啮合,杠杆设置有复位装置,后车轮设置在车架尾端,所述的车架尾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的转向装置与所述的后车轮轴轴接,转向装置与方向杆连接并由车把操控;这样踏车人只要向下踩踏设置在杠杆上的脚踏,设置有弧形齿条一端的杠杆向上翘起,弧形齿条带动飞轮及前车轮转动,当踏车人脚提起时脚踏也会跟着弹起,踏车人也可以两只脚同时踩下稍作休息,且站着踏车时由于人体的重量通过杠杆原理直接作用于行车的驱动力,踏车人可以模拟跑步运动,驱动车子前进,踏车功效较高,速度更快,并且站着踏车又是一种新的运动方式,能全身运动,更好地锻炼身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