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709.8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棚瀬和义;高桥透;近藤隆光;和田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瑞东;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使墨液的液滴附着于介质的表面而形成图像的印刷装置,包括介质输送部、喷嘴、光照射部、介质变形部和对这些各个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介质输送部对介质进行输送,以将从上游侧所供给的介质排出到下游侧,
前述喷嘴将通过接受光照射而固化的墨液的液滴向介质排出,
前述光照射部对前述介质照射光,
前述介质变形部配置于前述光照射部的下游侧,对前述介质从表面和背面进行夹持而使之变形为,该介质的剖面成为凹凸形状;
前述控制部执行图像形成步骤、光照射步骤和介质变形步骤,
在前述图像形成步骤中,通过前述喷嘴,使前述墨液的液滴排出而使图像形成于前述介质表面,
在前述光照射步骤中,通过前述光照射部,使排出到前述介质上的墨液的液滴受光照射而使该液滴固化,
在前述介质变形步骤中,在通过前述介质变形部使前述介质变形的基础上通过前述介质输送部使该介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介质变形部包括与前述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且对该介质进行夹持的辊,在该辊的表面形成有凹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对前述辊进行加热的加热部,该辊通过在前述介质变形时对该介质进行加热,促进前述墨液的液滴的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前述介质的附着有墨液的液滴的面为正面,前述形成有凹凸的辊配置于该介质的背面侧,在正面侧配置表面具有弹性并以不存在凹凸的原材料形成的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喷墨头部的下游侧的前述光照射部进一步包括上游侧的暂时固化照射部和下游侧的最终固化照射部,前述介质变形部配置于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的下游侧且最终固化部的上游侧;
前述控制部执行暂时固化步骤和最终固化步骤,并接着该暂时固化步骤而执行前述介质变形步骤,
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使防止前述墨液的液滴的流动的光进行照射,
前述最终固化照射部使比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所照射的光相对地高能量的光进行照射,
在前述暂时固化步骤中,通过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使光照射于通过前述喷嘴附着于前述介质的前述墨液的液滴,
在前述最终固化步骤中,对通过暂时固化步骤被照射过光的前述墨液的液滴照射光,使该液滴固化而固定附着于该介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喷墨头部的下游侧的前述光照射部进一步包括上游侧的暂时固化照射部和下游侧的最终固化照射部,前述介质变形部配置于前述最终固化部的下游侧;
前述控制部执行暂时固化步骤和最终固化步骤,并接着该最终固化步骤而执行前述介质变形步骤,
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使防止前述墨液的液滴的流动的光进行照射,
前述最终固化照射部使比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所照射的光相对地高能量的光进行照射,
在前述暂时固化步骤中,通过前述暂时固化照射部,使光照射于通过前述喷嘴附着于前述介质的前述墨液的液滴,
在前述最终固化步骤中,对通过暂时固化步骤被照射过光的前述墨液的液滴照射光,使该液滴固化而固定附着于该介质上。
7.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采用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所述印刷装置使光固化型的墨液从喷嘴排出成为液滴而附着于介质,并将光照射于该附着的液滴使之固化,在前述介质上形成包括微细的点的图像;
前述印刷装置在将光照射到附着于前述介质的液滴而使该液滴固化的步骤之后,执行使前述介质变形为剖面成为凹凸形状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7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