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以及含有该添加剂的甲醇汽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813.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强;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强;李明 |
主分类号: | C10L1/183 | 分类号: | C10L1/183;C10L1/185;C10L1/222;C10L1/188;C10L1/16;C10L1/238;C10L1/04;C10L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汽油 添加剂 以及 含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甲醇汽油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以及含有该添加剂的甲醇汽油。
背景技术
甲醇可以从石油、煤炭、天然气、木质纤维等原料转化而来,因而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成熟,成本较低。甲醇本身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可完全燃烧,对环境无污染,且辛烷值高,动力性好,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无水甲醇可以与商用汽油完全混合,因而可以作为汽油的替代品,成为车用燃料。但甲醇极性强,形成的甲醇汽油稳定性差,遇少量水或低温环境时易发生浑浊分层现象。行车应用时甲醇汽油会出现在夏天易产生气阻,而冬天不易点火的问题。甲醇热值比汽油热值低,随着燃油中甲醇比例的提高,甲醇汽油的消耗量明显增大。甲醇汽油的这些缺陷,在配制高比例(M60~M85)甲醇汽油时显得特别突出。为克服高比例甲醇汽油实际使用时出现的上述缺陷,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入具有特殊功效的添加剂,使之在甲醇汽油中发挥综合增效作用,达到作为商品汽油的理化质量指标及实际行车应用性能的要求。
在车用燃料节能环保领域内,甲醇汽油实现商品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仍然存在对甲醇汽油添加剂,特别是高比例(M60~M85)甲醇汽油添加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在下文中,有时也称作添加剂),使用该添加剂,经一定的工艺技术配制的甲醇汽油,特别是高比例(M60~M85)甲醇汽油,理化性能及使用性能完全可以达到商品汽油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
醇类混合物:20~30%
醚类混合物:30~35%
油酸或二聚酸和C1~3脂肪胺:10~15%
甲苯或异丙苯:20~26%
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
OP-15:1~5%。
优选地,所述甲醇汽油添加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其原料组成为:
醇类混合物:28%
醚类混合物:31%
油酸或二聚酸和C1~3脂肪胺:12%
甲苯或异丙苯:24%
2,6-二叔丁基对甲酚:3.5%
OP-15:1.5%。
所述醇类混合物包括丙醇、丁醇和戊醇;
所述醇类混合物中,丙醇、丁醇和戊醇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40~60%∶20%~30%。
优选地,所述醇类混合物中,丙醇、丁醇和戊醇的质量百分比为25%∶50%∶25%,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所述添加剂在甲醇汽油中的助溶分散功能,使体系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所述丙醇可以是正丙醇、异丙醇及其混合物。所述丁醇可以是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及其混合物。所述戊醇可以是具有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一元醇及其混合物,例如可以是正戊醇、异戊醇及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丙醇选自正丙醇和异丙醇中;所述丁醇选自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中;所述戊醇选自正戊醇和异戊醇中。
更优选地,所述丙醇为异丙醇;所述丁醇为正丁醇;所述戊醇为异戊醇。
所述醚类混合物包括甲缩醛或1,2-二甲氧基乙烷和乙二醇醚。
所述醚类混合物中,甲缩醛或1,2-二甲氧基乙烷和乙二醇醚的质量百分比为75%~85%∶15%~25%。
优选地,所述醚类混合物中,甲缩醛或1,2-二甲氧基乙烷和乙二醇醚的质量百分比为80%∶20%。目的是更好地保证含有所述添加剂的高比例甲醇汽油行车时夏天不产生气阻,冬天易点火起动。
所述乙二醇醚选自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丙醚和乙二醇丁醚中。
更优选地,所述醚类混合物为1,2-二甲氧基乙烷和乙二醇乙醚。
所述油酸或二聚酸和C1~3脂肪胺的质量百分比为75%~85%∶15%~25%。
优选地,所述油酸或二聚酸和C1~3脂肪胺的质量百分比为80%∶20%。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含有所述添加剂的高比例甲醇汽油的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和防腐缓蚀功效。
所述C1~3脂肪胺可以是含有1~3个碳原子并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氨基的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C1~3脂肪胺选自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二胺中。
更优选地,所述C1~3脂肪胺为乙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强;李明,未经田强;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