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脚双驱动户外三轮运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064.X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宇;孙学雁;都舰;张嫡;刘超;王晓龙;郑悦;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脚 驱动 户外 三轮 运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运动车,尤其是可手动或脚动或手脚同动的手脚双驱动户外三轮运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或运动车都是由脚驱动,通过链传动驱动车前进,不能手与脚转换驱动,致使骑车者不能全身协调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目的,不便于缓解疲劳,同时也缺少趣味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手动或脚动或手脚同动的手脚双驱动户外三轮运动车。在保持了原有的脚驱动传动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平行双曲柄机构用手臂前后摆动驱动前轮,可方便的进行手脚转换操作,手驱动过程中,有拉动式和推动式两种操作形式,并可随意变换。采用三轮结构,行走时平稳,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运动车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结构,三个车轮,一大轮在前,两小轮在后。整车包括车体部分、后轮驱动机构和前轮驱动机构。车体部分包括车架、车座、转向套筒、后车叉、后轴承座、轴套、后轴支架和后轴座,车架、后车叉、后轴支架固定连接成一体,呈空间菱形,后车叉是左右对称拱形,后车叉右下端固定连接后轴承座,右下端固定连接轴套,后轴支架后端固定连接后轴座。后轴承座、轴套和后轴座支撑后轮驱动机构中的右后轴和左后轴,两后轴的三点支撑结构,可使两后轴有少许的倾斜,以调整当左右后轮经过不同高低路面时,车身仍能保持相对平稳。车架与后车叉交汇处上端安装有车座,车架前端设有转向套筒,转向套筒与前轮驱动机构连接。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大链轮、脚蹬、链条、飞轮、右后轴、左后轴和后车轮,大链轮、飞轮和链条构成链传动,飞轮安装在右后轴上,右后轴上设有两轴承,两轴承分别安装在后轴承座和后轴座内,右后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右侧后车轴。左后轴固定连接在后轴座和轴套内,左后轴左端安装有带轴承的左侧后轮。双脚交替蹬踏脚蹬,带动大链轮旋转,通过链条带动飞轮和右边后车轮旋转,左边后车轮跟随旋转,实现脚驱动运动车前行。前轮驱动机构包括车把、操纵杆、操纵杆座、转向杆、上曲柄铰链、上曲柄盘、连杆、前车叉、前车轮、下曲柄铰链、下曲柄盘、前轴承座、前车轴、上曲柄轴、棘轮、棘轮转向开关、定位架、定位支撑板、定位支撑轴、定位杆、调位螺杆、螺母、紧固件。前轮驱动机构是左右对称结构,车把与操纵杆固定连接成一体,操纵杆下端插入到操纵杆座的孔内,由螺钉固定在操纵杆座上,操纵杆座下端左右各设有一棘轮,棘轮外圈与操纵杆座连接,棘轮的内圈与上曲柄盘的轮毂形成六棱柱配合连接,棘轮的内外圈之间设有棘轮转向开关,用于控制棘轮的定向旋转,上曲柄盘与上曲柄轴是键连接,上曲柄轴由转向杆上端的横套支撑,转向杆插入到车架的转向套筒内,转向杆下端与前车叉上端的叉杆在转向套筒内固定连接成一体,能在转向套筒内左右转动实现运动车的转向。前车叉下端连接有前轴承座,前轴承座的轴承安装有前车轴,前车轴上键连接有前车轮,前车轴两端各键连接有一下曲柄盘,两下曲柄盘边缘处同位处各安装有下曲柄铰链,下曲柄铰链与连杆铰接,连杆上端与上曲柄铰链铰接,下曲柄铰链和上曲柄铰链均由轴、轴承和轴承座组成,上曲柄铰链安装在上曲柄盘边缘处。上曲柄轴、上曲柄盘、连杆、下曲柄盘和前车轴构成两套左右位置对称的平行双曲柄机构。转向杆上端的横套设成圆柱形状,在其外表面上左右对称套有四个定位支撑板,四个定位支撑板形状相同,内侧两个向后延伸,外侧两个向前延伸,内侧两个定位支撑板和外侧两个定位支撑板上端均连接有定位杆,两个定位支撑板由定位支撑轴连接在一起,定位支撑轴上套有调位螺杆,调位螺杆下部是螺杆,由螺母将调位螺杆固定在定位架上,定位架是两个前后对称的带凹槽的片状,由两组紧固件将定位架固定在转向杆上。由定位杆限定操纵杆前后摆动的角度。调整调位螺杆的上下位置,即可改变操纵杆前后摆动的角度。用手驱动运动车有两种形式,既拉动式和推动式。推动驱动时,先确定棘轮转向开关的位置,使其棘轮逆时针旋转起作用,向前推动操纵杆,带动操纵杆座通过棘轮带动上曲柄盘逆时针旋转,再通过连杆推动下曲柄盘逆时针旋转、带动前车轮旋转,驱车前行。此时为平行双曲柄机构运行。拉动驱动时,先搬动棘轮转向开关,使其棘轮顺时针旋转起作用,向后拉动操纵杆,带动操纵杆座通过棘轮带动上曲柄盘顺时针旋转,再通过连杆推动下曲柄盘逆时针旋转、带动前车轮旋转,驱车前行。此时为反向双曲柄机构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手驱动和脚驱动随时转换;手驱动时,可推动,也可拉动,能方便转换,同时解决了运动中的曲柄连杆机构中摇杆不停摆动的问题。多种驱动形式互换,便于身体疲劳的调整,更有全身动作协调合理的效果。三轮结构,行驶平稳安全。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代步工具,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