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261.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歆;顾临峰;徐剑;曹扬;邵峥达;沙征;周鑫;顾晓鸣;章日华;沈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H02H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电抗 电阻 组合 接地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凡是需要断路器遮断单相接地故障者,属于大电流接地方式;凡是单相接地电弧能够瞬间自行熄灭者,属于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大电流接地方式中,主要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经中电阻和低电阻接地方式等。在小电流接地方式中,主要有:中性点谐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等。在我国的6~35kV的电网中,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等运行方式。
目前配电网仍以不接地方式为主,在这种系统中,供电可靠性高,但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可达3~4倍电压值,另外发生铁磁谐振的几率也大,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等事故。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技术的成熟促进了谐振接地方式的发展,消弧线圈对抑制系统过电压有一定效果,但消弧线圈的快速反应,线性补偿及降低谐波污染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上述两种接地方式中,有一个关键的技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那就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准确选线与定位,而且使用消弧线圈出现增大系统过电压幅值的情况。近年来随着电网中电缆线路的增加,中压电网中性点采用经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经小电阻接地后,能有效地降低过电压幅值,迅速切除故障线路,缩小故障范围,但其供电可靠性显著降低,但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电压高,残流小,保护灵敏度降低,对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现有的中性点接地系统不能有效排除电网接地故障,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通过电抗和电阻的组合使中性点接地,有效地排除电网接地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所述中性点位于配电网中,所述接地系统包括三组并联的泄漏电阻r0和对地电容C0、电抗器L、限压电阻Rxy、选线电阻Rxx、控制开关K1和控制开关K2,其中:
所述的三组并联的泄漏电阻r0和对地电容C0连接三相电缆和地;
限压电阻Rxy串联控制开关K1的支路、选线电阻Rxx串联控制开关K2的支路和电抗器L相互并联后连接所述中性点和地。
上述的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其中,所述电抗器L为可控电抗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电抗和电阻的组合使中性点接地,有效地排除电网接地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中性点经电抗和电阻组合的接地系统,包括三组并联的泄漏电阻r0和对地电容C0、电抗器L、限压电阻Rxy、选线电阻Rxx、控制开关K1和控制开关K2,其中:
中性点0位于配电网中;
三组并联的泄漏电阻r0和对地电容C0,即对称的三相负荷,连接三相电缆(A、B、C)和地,每组并联的泄漏电阻r0和对地电容C0对应一相;
限压电阻Rxy串联控制开关K1的支路、选线电阻Rxx串联控制开关K2的支路和电抗器L相互并联后连接中性点0和地,电抗器L为可控电抗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