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458.5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7/18 | 分类号: | G01L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8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包 压力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压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锅炉汽包介质采用尿素解析废液或其它易结晶堵塞的介质代替脱盐水时的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
背景技术
化肥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汽化装置中的汽化炉夹套锅炉和吹风气回收锅炉是热能回收利用的主要节能装置,汽化炉夹套利用炉体余热副产蒸汽,吹风气回收锅炉利用汽化过程中富余的吹风气和合成装置释放的驰放气燃烧副产蒸汽,而蒸汽又有效地利用于汽化装置,其汽包加液原设计采用工业脱盐水,水质较好。但随着节能减排的需要,大多数联产尿素厂将尿素装置解析废液经处理后,送至汽化夹套汽包和吹风气回收锅炉汽包,用解析废液取代脱盐水,由于经处理后的解析废液中仍含有一部分NH3和CO2,油污等易结晶,易堵塞的杂质,传统的锅炉汽包压力测量过程中取压方式为直接取压,如图1,在汽包介质改变为解析废液后,存在着取压管线及测压装置内结晶堵塞,致使无法真实测量到汽包内实际压力。尤其测压用于压力变送器膜盒一经堵塞,会造成膜盒变形损坏。因此传统的取压方式会造成一方面汽包压力测量无法反应真实压力,另一方面会使压力变送器膜盒变形,损坏变送器。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进行了有益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化肥化工企业锅炉汽包采用尿素解析废液等易结晶介质的测压取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所述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1包括主体部分E、导管部分和排气丝堵D,并通过导压管2与压力变送器膜盒3连接,所述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1通过汽包取压根部阀5与汽包4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导管部分为第一导管A、第二导管B和第三导管C,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分E底部、侧部、顶部上,并伸入到主体部分E,所述第一导管A通过汽包取压根部阀5与汽包4连接,所述第二导管B与导压管2连接,所述第三导管C上安装仪表针型阀,所述排气丝堵D与主体部分E螺纹连接,用于排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由于油位已经升至D口的位置,说明本发明内、导压管、压力变送器膜盒内已注满了干净的硅油,当开启第一导管A口仪表阀进行测压时,本发明上部充满了气体,汽包内的易结晶解析废液不会进入压力变送器导压管内。如有少量的易结晶解析废液进入本装置,会沉淀于本发明底部,由于连接压力变送器的B口高于本发明底部20mm,所以解析废液不会进入导压管内。
2、由于导压管和压力变送器膜盒内充满了干净的硅油,减少了因解析废液结晶造成的测压不准,保证了测压的可靠性。
3、由于压力变送器膜盒内充满了干净的硅油,有效的保护了压力变送器膜盒,大大延长了压力变送器使用的寿命。
4、导压管与压力变送器垂直距离为500mm左右,硅油的密度为920Kg/M3,油柱产生的压力为P=pgh=0.92×103×9.8×0.5=4.5KPa,而原有导压管内采取解析废液的密度为930Kg/M3,产生的压力为P=4.557KPa,前后差值为0.007KPa,以锅炉汽包压力变送器2.5MPa计算影响测量误差为0.00028%,可忽略不计。故本发明不影响测量精度。
5、采用本发明,导压管、压力变送器膜盒内注入了硅油,而硅油的凝固温度为-30摄氏度,对于冬季气温在零下的地区如采用原有取压方式需对导压管及压力变送器进行伴热,以防止导压管内的解析废液冻结而影响测量和损坏测量装置。本发明采用的硅油实用于气温低于-30摄氏度的地区,所以冬季温度低时,无需采用伴热措施,具有防冻功能。
6、本发明具有可拆卸功能,关闭与第一导管A相连的原有取压根部阀,打开第三导管第三导管C仪表针形阀,对本装置进行卸压操作,当发明内压力降为0时,将第一导管A、第二导管B两接头拆卸后,可将本发明单独进行清理。
7、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锅炉汽包压力测量常规取压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锅炉汽包压力测量常规取压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汽包压力测量取压装置、2:导压管、3:压力变送器膜盒、4:汽包、5:汽包取压根部阀、A:导管、B:导管、C:导管、D:排气丝堵、E:主体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2、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