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抽芯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585.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钦;黄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阳市大立模具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2021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抽芯式 模具 | ||
1.一种内抽芯式模具,包括有前模(1)和后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2)上还设有内抽芯机构,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有油缸(41)和滑块组件(42),所述滑块组件(42)包括第一滑块(421)、第二滑块(422)、第三滑块(423)、第四滑块(424)和第五滑块(425);其中,所述第一滑块(421)与油缸(41)的活塞杆(412)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22)与第四滑块(424)、所述第三滑块(423)与第五滑块(425)分别向中间靠拢地滑动接连在所述第一滑块(421)左右两侧,完成内抽芯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21)左右两侧还设有滑轨(4212),所述滑轨(4212)末端向中间弯曲,所述第二滑块(422)和第三滑块(423)底面分别设有滑槽(4221、4231),所述滑槽(4221、4231)卡在所述滑轨(4212)末端上,所述第二滑块(422)和第三滑块(423)滑动接连在所述第一滑块(421)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滑块(424)和第五滑块(425)的底面分别设有凹陷滑腔(4241、4251)和导向滑轨(4242、4252),所述第二滑块(422)和第三滑块(423)的上表面还分别设有导向凸起部(4222、4232),所述导向凸起部(4222、4232)分别设于所述凹陷滑腔(4241、42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421)设有卡口(4211),所述油缸(41)的活塞杆(411)上设有卡扣(412),并卡接在所述卡口(4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41)通过固定板(411)固定在所述后模(2)上,所述滑块组件(42)设于所述后模(2)的后模腔(21)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41)为液压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和后模腔(2)内部还设有水路(14),所述水路(14)设置在所述模具的成型模腔四周,并与水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14)与邻近的所述成型模腔腔壁之间的距离为8 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2)上还设有顶出机构,包括有顶块(22)、顶杆(23)、顶棍和顶出驱动器(24),所述顶块(22)、顶杆(23)、顶棍与顶出驱动器(24)连接,且分布在所述后模腔(21)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顶杆(23)之间的间距为80 mm~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内抽芯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和后模(2)模合处还设有与成型模腔连通的排气通道(3)所述排气通道(3)设于所述模具的成型模腔内的最后填充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阳市大立模具厂有限公司,未经揭阳市大立模具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5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轨道行走装置
- 下一篇: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的大口整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