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络筒纱线毛羽的四喷嘴涡流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236.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欣;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刘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纱线 毛羽 喷嘴 涡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自动络筒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在络筒机上安装一种有四个喷嘴的涡流管来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达到减少络筒纱线毛羽的目的,同时提高纱线强力。
背景技术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基体表面的纤维,是反映纱线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数量、长度及其分布情况除了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染色性能、风格等,还直接影响织造效率、质量及高精细密纺织品的开发。
络筒作为织前准备的头一道工序,因速度高、纱路中摩擦机件多、摩擦力大,退绕气圈相对长且随退绕点位置的改变而有变化,对纱线毛羽影响极大,为公认的织前准备中毛羽增幅最为显著的工序。据大量前期研究表明,毛羽主要产生于络筒工序,增加幅度依纱线品种、络筒工艺、络筒机的型式与设备状态、筒子大小与型式等而异。为了抑制络筒工序中纱线毛羽的过分增长,目前的研究总体可归纳为2大类:一类是在筒管至卷装的纱路上安装假捻装置,对纱线施加假捻来控制毛羽;另一类是利用喷嘴类装置对纱线施加螺旋气流,使伸出纱体之外的毛羽在螺旋气流的作用下缠绕到纱线中,从而减少毛羽。但目前这些研究不太重视原纱捻向、自身毛羽水平等对筒纱毛羽的影响。而且络纱过程是纱线承受张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张力伸长的存在,伸长的结果有损于纤维间的抱合,而改变原纱的内部结构形态,从而使得成纱强力下降,强力CV值上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减少络筒纱线毛羽的加工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在络纱过程中减少毛羽的装置,并将其应用于络筒工艺中。同时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不会改变纱线基本性能,整个装置便于安装、维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有四喷嘴的涡流管装置,配置在络筒工序中的张力盘与空气捻接器之间,该装置主要是由四个喷嘴和圆柱形的涡流管组成。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进行自动络筒机的技术改造,使其安装在张力盘与空气捻接器之间,通过喷射气流,纱线通过假捻-解捻-包缠的过程,毛羽明显减少;再通过喷射水喷雾,纱线毛羽进一步减少,同时纱线强力提高。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涡流管左侧两个喷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涡流管右侧第一个喷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纱线通过张力盘,经过涡流管装置的纱线进口(1),进入涡流管,当经过左侧的第一个喷嘴(4)时,气流将纱体表面的毛羽搭接到纱体上。然后纱线通过右侧第一个喷嘴(5),在右侧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纱线自传受气流作用产生解捻,从而降低纱线的捻度,纱身疏松,这样能将搭接在纱线表面的毛羽进入纱体的空隙。然后纱线经过左侧第二个喷嘴(3),喷出的气流将增加纱线的捻度,纱身缠紧,纱线毛羽减少。然后纱线经过右侧第二个喷嘴(6),通过喷射蒸馏水,使纱线毛羽服帖在纱体表面,同时纱线强力进一步增加。如图2所示,左侧第一个喷嘴(4)和第二个喷嘴(3)与涡流管都成45°角,与内腔纱线通道相切,而且与纱线捻向相同,即左斜45°。如图3所示,右侧第一个喷嘴(5)与涡流管成45°角,与内腔纱线通道相切,但与纱线捻向相反,即右斜45°。右侧第二个喷嘴与涡流管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泄气槽的影像传感器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IGBT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