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652.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蒋雪琴;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变压器 保护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和测控一体化设计、运行可靠的新型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电力牵引向高速、重载发展,使得牵引变电站和供电系统容量增大,对控制保护功能、监控的精度与分辨率、控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等多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智能化的保护和测控单元也称IED,通常系统中的这些单元都是独立的,每个单元各自实现一种功能,或者至多是信息与控制结合成为综合控制装置,而保护装置依然独立。这种系统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高度自动化要求,在集中管理、整体协调方面难以与高要求的用电设施配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护和测控一体化设计、运行可靠的新型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通信管理ARM、主双口ARM、主DSP、主输入输出端口、备用双口ARM、备用DSP、备用输入输出端口、显示器、通讯端口和存储器,所述主双口ARM的信息传输端口和所述备用双口ARM的信息传输端口分别与所述通信管理ARM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主双口ARM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主DSP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所述主DSP的控制端口与所述主输入输出端口的内端连接,所述备用双口ARM的控制端口与所述备用DSP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所述备用DSP的控制端口与所述备用输入输出端口的内端连接;所述通信管理ARM的视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管理ARM的通讯端与所述通讯端口的内端连接,所述通信管理ARM的存储端口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本发明采用多个ARM作为控制器,其中主双口ARM、主DSP和备用双口ARM、备用DSP分别作为独立保护单元执行保护和测控任务,通信管理ARM则承担总的管理、通信、维护等任务。实际装置结构中,主双口ARM、主DSP和备用双口ARM、备用DSP集中于同一机箱内,但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控制各自独立,通讯、管理、人机交互等都由通讯管理ARM实现。
具体地,所述存储器包括FLASH存储器和SDRAM存储器。
所述通讯端口为RS232接口。
所述显示器为LCD。
进一步,所述保护测控装置还包括CAN口,所述通信管理ARM的CAN数据端与所述CAN口的内端连接。CAN口用于与站控层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多个ARM作为控制器,主保护测控系统和备用保护测控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通信管理ARM则承担总的管理、通信、维护等任务,既实现了保护和测控的一体化设计,又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完全能够适应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高度自动化要求,在集中管理、整体协调方面与高要求的用电设施相配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包括通信管理ARM、主双口ARM、主DSP、主输入输出端口、备用双口ARM、备用DSP、备用输入输出端口、LCD、CAN口、RS232接口、LASH存储器和SDRAM存储器,主双口ARM的信息传输端口和备用双口ARM的信息传输端口分别与通信管理ARM的控制端口连接,主双口ARM的控制端口与主DSP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主DSP的控制端口与主输入输出端口的内端连接,备用双口ARM的控制端口与备用DSP的信息传输端口连接,备用DSP的控制端口与备用输入输出端口的内端连接;通信管理ARM的视频信号输出端与LCD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信管理ARM的通讯端与RS232接口的内端连接,通信管理ARM的存储端口分别与LASH存储器和SDRAM存储器连接,通信管理ARM的CAN数据端与CAN口的内端连接,CAN口用于与站控层连接。
本发明采用多个ARM作为控制器,其中主双口ARM、主DSP和备用双口ARM、备用DSP分别作为独立保护单元执行保护和测控任务,通信管理ARM则承担总的管理、通信、维护等任务。实际装置结构中,主双口ARM、主DSP和备用双口ARM、备用DSP集中于同一机箱内,但主系统和备用系统的控制各自独立,通讯、管理、人机交互等都由通讯管理ARM实现,既实现了保护和测控的一体化设计,又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完全能够适应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高度自动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电源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