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2726.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国;黄辉才;于昭东;曾凡春;张雪梅;丛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02;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分层 采油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的井下设备,具体地说是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采油方式多数采用笼统合采的模式,导致油水井注采对应率低,层间矛盾突出,非主力层储量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严重影响了油井产能。现场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作法是采用分层采油技术来控制高含水层生产,有针对性的选择低含水层生产,减少高含水层生产带来的无效能耗。
国内油田使用的疏松砂岩油藏分层防砂与分层采油一体化技术,其分层防砂后的分层采油换层技术通过套管加液压实现,液压换层开关工作状态难以直观监控,如中国专利ZL201020286610.X,公告日为2011年6月8日,名称为分层防砂分层采油一体化管柱中公开了一种分层防砂与分层采油一体化管柱,它由油管、坐封丢手、砾石充填工具、分层封隔器、开关式防砂管、丝堵组成,可一趟管柱对疏松砂岩油藏油井全井分层防砂,控制液控分层开关动作可对油井生产进行单采、分采、也可合采,但其液压换层开关工作状态难以直观监控,油层笼统合采导致层间矛盾突出、层间干扰严重,注采对应率低、非主力层储量动用率低的矛盾,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和油田开发效益的提高,这是多油层油井采油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能够可变换组合层段分层采油的工艺管柱,通过管柱自身的伸长与缩短的方式,来控制井下多层段开关的开启与关闭,对采油井不同层段进行组合开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包括相互连接的生产管柱和丢手管柱,所述生产管柱包括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的液控管线、液压举升装置、生产油管、抽油泵、密封插头;所述丢手管柱包括悬挂封隔器、双层滤砂管、分层封隔器,所述双层滤砂管设置在密封插头外侧,所述悬挂封隔器设置在抽油泵下方的密封插头上端部,所述分层封隔器设置在密封插头的中部位置并位于两油层之间。
所述生产管柱底部设置有导向丝堵,所述丢手管柱底部设置有底部丝堵。
所述双层滤砂管为内管按一定间隔位置设有生产通道结构的管状体;所述生产管柱的密封插头位于丢手管柱双层滤砂管内,通过生产管柱的升降带动密封插头移动。
所述液压举升装置包括中心管以及通过连接头与中心管连接的外筒,所述中心管上端外套节箍,所述外筒下端与下接头套接,在中心管和外筒之间还设置有上挡头。
所述上挡头安设有液控管线连接孔,所述中心管、上挡头、外筒均和连接头之间安设有密封胶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填补了目前石油现场没有多油层分层后可通过自身管柱的伸长与缩短来控制变换井下生产层段的空白,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使用本发明为多油层分层采油,可对疏松砂岩油藏油井全井分层防砂,控制管柱的伸长与缩短可对油井生产进行单采、分采、也可合采,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渗透层产能,提高了采油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换层采油通过液控管线加压、卸压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可反复换层,减少了作业次数,节省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层防砂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液压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控管线、2-液压举升装置、3-生产油管、4-抽油泵、5-密封、6-双层滤砂管、7-插头、8-分层封隔器、9-导向丝堵、10-底部丝堵、11-施工油管、12-内冲管、21-节箍、22-中心管、23-上挡头、24-外筒、25-连接头、2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根据图纸所示,一种升降式分层采油管柱,由生产管柱和丢手管柱组成,生产管柱包括液控管线1、液压举升装置2、生产油管3、抽油泵4、密封插头7和导向丝堵9。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丢手管柱由悬挂封隔器5、双层滤砂管6、分层封隔器8和底部丝堵10组成。所述双层滤砂管6设置在密封插头外侧且位于悬挂封隔器5下端油层,所述悬挂封隔器设置在抽油泵下方的密封插头上端部,所述分层封隔器8设置在密封插头的中部位置并位于两油层之间。所述分层封隔器8为遇油遇水膨胀封隔器。所述生产管柱底部设置有导向丝堵,所述丢手管柱底部设置有底部丝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建筑外景红外图像的热工区域自动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心电图仪电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