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C-KSV分解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511.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齐来;井上一郎;潘胡江;徐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5/00 | 分类号: | F27B15/00;F27B15/02;F27B15/10;F27B15/08;F27B15/14;C04B7/4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7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ksv 分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水泥熟料烧成设备的改进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C-KSV分解炉。
背景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分解炉)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窑外分解技术(分解炉)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将生料分解过程由原来在回转窑内的堆积状态转变为在分解炉内的悬浮状态,大大提高了生料入窑分解率和窑系统的产量。
目前,国际上分解炉的结构形式种类较多,根据分解炉内气体运动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悬浮式、沸腾式、喷腾式、旋流式和喷悬式。
中国水泥装备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水泥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发出我国第一套国产装备。在“七五”、“八五”分别安排了2000t/d、4000t/d两个水泥“一条龙”项目,组织引进了德国、丹麦、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键水泥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开发攻关,我国水泥装备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到90年代,我国水泥装备行业巳能向国内外水泥建设市场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成套技术装备。
尽管我国水泥工艺及装备开发有了相当的发展,水泥装备的大型化和本地话也逐步成熟,但我国水泥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水泥生产工艺技术指标和环境指标仍低于国外技术水平,主要烧成系统设备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少。
另外,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水泥工业用煤的品质逐步下降,劣质无烟煤的使用越来越多,但由于无烟煤燃点高、燃烧速度慢,易产生后燃烧现象,不利于水泥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C-KSV分解炉,其目的是增强了对劣质无烟煤的适应性,降低了NOx排放浓度,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环保型C-KSV分解炉,所述的分解炉从上至下分别为混合室、辅助喷腾床、旋流室和喷腾床,所述的喷腾床的下部为高温烟气进口。
所述的辅助喷腾床连接所述的混合室与旋流室,并在直径方向形成收缩。
所述的喷腾床由所述的高温烟气进口至旋流室方向,形成直径由小到大的锥度。
所述的分解炉设有两个三次进风口,在所述的分解炉的横截面上,按所述的分解炉的中心对称分布,从所述的旋流室的底部水平旋切入炉。
所述的分解炉设有三个生料进口,其中一个设在所述的旋流室的上部,通过下料管斜向下通入炉内;另外两个分别设在所述的三次风进口处,通过下料管斜向下、向炉内方向通入三次风进口。
所述的分解炉设有四个煤粉喷口,其中两个设在所述的喷腾床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部;另外两个与所述的三次风进口的高度相同,与三次风进口间隔分布。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形式合理,降低了系统NOx排放浓度,高效环保;增强了分解炉对劣质无烟煤的适应性,煤质适应性强;使烧成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分解炉结构与原理示意图;
图2为分解炉上喷煤管及三次风入炉位置水平面示意图;
图3为分解炉上喷煤管及三次风入炉位置立面示意图;
图4为分解炉上下料管位置示意图;
图5为分解炉内部煤粉燃烬率、生料分解率曲线图。
图中标记为:
1、分解炉,2、辅助喷腾床,3、旋流室,4、喷腾床,5、生料进口,6、三次风进口,7、高温烟气进口,8、煤粉喷口,9、混合室,10、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4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环保型C-KSV分解炉。本发明应用于水泥熟料窑外预分解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水泥生料的预热预分解,均化后的水泥生料经C2-C1连接风管上的撒料装置充分分散后进入预热器,在预热器内与热气体在悬浮状态下充分换热。至四级旋风筒后入分解炉1,在分解炉内1的高温环境下碳酸盐大量分解。分解后的物料入五级旋风筒分离收集,然后经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