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静耗行程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668.8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H02P1/22;H02P3/08;H02P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静耗 行程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程控制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控制电路均需耗用电能,不论静态还是动态。而大多数控制电路的常态就是静态,如许多升降机系统、自动窗系统等,多数是长时间的待机状态。因而静态能耗就是一个不可小觑且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能源紧缺的今天。行程控制电路涉及传感、放大、执行等环节的单元电路和工作电源电路,由于其或多或少含有IC器件芯片或半导体器件,而IC芯片和半导体器件总是靠工作电源来建立工作条件,支撑工作的,所以这些电路负有静耗一般就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在节能、降耗方面可能的改进无非是从器件选择上下功夫,尽可能降低这些不可消除的静耗。但毕竟,这类改进的效果是及其微弱的,甚至产生的整体性价比并未提高,还可能反而降低了。如果能通过一种全新的电路结构或关键单元,来改变类似的电路工作方式,以实现彻底消除这些电路的静耗的目标,那将是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实现行程自动控制的一种最高境界。
发明内容
为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实现一种行程自动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静耗行程控制电路。它由工作电源及行程控制系统构成。工作电源系统由指令给定环节、比较环节、开关执行环节和工作电源构成;行程控制系统由信号放大环节、功率放大环节、运行执行环节和传感器(检测反馈环节)构成。通过对运行状态的检测、转换、反馈、放大、比较、执行,实现工作电源的启动、运行和关停控制,同时通过对运行状态的检测、转换、反馈、放大、驱动处理、执行,实现整个电路的运行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控制系统意义下,无静耗行程控制电路包括和工作电源系统和行程控制系统。工作电源系统主要由指令给定环节、比较环节、开关执行环节和工作电源构成;行程控制系统主要由信号放大环节、功率放大环节、运行执行环节和传感器(检测反馈环节)构成。
工作电源系统通过指令给定环节行使启动指令给定功能,人工发出开关状态给定信号;通过比较环节行使开关状态信号的比较功能,将输入的开关状态给定信号与输入的行程开关状态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开关状态控制信号;通过开关状态控制信号的控制,开关执行环节行使运行、关停工作电源系统和启动、停止行程控制系统的功能,输出开关状态执行信号;通过开关状态执行信号的控制,工作电源行使向整个控制系统电路供电的功能,输出整个系统电路所需工作电流。行程控制系统通过信号放大环节行使信号处理、放大的功能,将反馈的位置(行程)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分离与放大,产生行程开关状态信号和行程控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环节行使驱动、放大的功能,将输入的行程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处理、功率放大,产生执行驱动变量;通过执行驱动变量的驱动,运行执行环节行使行程实现功能,将输入的执行驱动变量转化为位置(行程)变量;通过传感器(检测反馈环节)行使检测、处理、转换、反馈的功能,将位置(行程)变量转换为位置(行程)反馈信号。
在实现上,指令给定环节主要由启动按钮构成,比较环节主要由启动按钮、延时电容、启动开关三极管、通断继电器、运行开关三极管构成,开关执行环节主要由通断继电器常开接点构成,工作电源主要由整流电路、开关电源振荡电路和低压输出电路构成,信号放大环节主要由启动开关三极管、通断继电器电磁线圈、运行开关三极管构成,功率放大环节主要由延时电容、正、反向驱动送电触发开关三极管、正、反向触发电容、正、反向驱动送电可控硅构成,运行执行环节主要由直流电动机构成,传感器(检测反馈环节)主要由正、反向到位行程开关和正、反向减速行程开关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