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3710.6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正杰;庄惠如;陈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电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透明电极,其特别有关于一种使用金属复合材料的透明电极,其于可见光区有较高的透光率,可用于透明的光电元件产品,如应用于建筑物的玻璃窗、落地窗、车窗及公共运输交通工具的玻璃上。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光电薄膜,定义为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380-760nm,1nm=10-9m)具有平均约80%以上的穿透率,且其电阻率低于1×10-3Ω-cm。透明导电薄膜从早期用于加热除雾,到了近代的光电产业,例如使用于各式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触控式萤幕(Touch Panel)及建筑能源用透光玻璃等透光导电电极,同时也是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的重要薄膜层。最常用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其性质优良已广泛用于平面显示器。
此外,随着绿建筑浪潮席卷全球,以光电板结合建筑材料的建筑整合太阳能电池(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BIPV),也在2000年之后,从建筑物外墙、遮阳板、屋檐雨庇,甚至是窗户,都可见到太阳能发电的足迹。目前应用在窗户上的穿透式(See-Through type)硅基太阳能电池制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激光移除部份会遮光的背金属电极与太阳电池面积,达到部份透光的效果,如美国专利第6858461号、第5254179号及第6858461号皆揭示利用激光选择性地去除不透明层的一些部份,调整等线之间的间距,以改变在一度空间中的光学透明度;另一个方法则是降低吸收层的厚度,针对不同材料的吸收层,控制其适合的厚度,借此修正穿透光谱,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201115763号揭示,当吸收层材料为a-SiGe,厚度为100nm时,在可见光波长380nm~780nm的平均穿透率为26.8%。
相较于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具有半透明(Semitransparent)的特性,因此适合于建筑窗材的整合,同时作为遮阳、绝热及发电利用的功能,达到建筑物节能与产能的双重能源效益,极可能成为下一世代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对电极,最好的是利用溅镀的方式在FTO玻璃上沉积0.2~2μm的白金薄膜。这种相对电极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高导电度且具有光反射效果等优点,但却不可透光,若作为透明电极时,则影响其整体的可见光穿透率,使其无法有效应用于建筑物的玻璃窗、落地窗、车窗及公共运输交通工具的玻璃上。
为达透明的目的,在1997年,Papageorgiou等人于J. Electrochem. Soc.期刊提出“An Iodine/Triiodide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t for Aqueous and Organic Media”,利用白金热解法制备透明的相对电极。此种方式利用旋转涂布法将5mM的H2PtCl6 异丙醇溶液涂布至透明导电基板上,然后再以380℃烧结30分钟还原成白金。利用此种方式制备相对电极所需的白金量相当少(约10-100μg·cm-2),有优异的催化特性,且其于可见光具有较高的穿透率(~80%)。
除了白金电极外,纳米碳管亦是最常被用来取代白金电极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2003年,K. Imoto等人于Sol. Energy Mater. Sol. Cell期刊提出“High-performance carbon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即利用纳米碳管作为透明电极。由于纳米碳管薄膜具有高穿透率(~80%),使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上可达到半透明的效果。然而,碳材料的催化特性及导电度仍是比白金差。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第201021222号,其标题为“太阳能电池的金属薄膜电极及其形成方法”,该专利揭示一种微影技术,经由穿透性孔洞阵列的工艺方法,借此提升金属薄膜电极的光穿透率。然而,其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并且能有效地消除现有的制备透明电极的缺点,并提供一简单、迅速的方法制作出于可见光区有高穿透率的相对电极,可降低白金使用量,并提高与其他材料的接触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电解电容基板模块及包括其的电路板
- 下一篇:窨井盖无线防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