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4738.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力;高晗璎;张奕黄;张美巍;曹君慈;张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27;H02K3/28;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李鸿华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永磁 高压 风力发电机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球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风力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长,由于传统的风力发电机输出端电压690V,在向大容量风力发电机发展时,由于电机定子电流过大,发热量大易导致电机烧毁,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电压较低线损大,不论是陆上风电还是海上风电系统都需要额外配置变压器,同时变流器工作在大电流下,发热严重,冷却系统复杂,不利于其长期运行。
发明内容
目前,风力发电机存在成本高,输出电压较低、电流大、损耗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种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由定子轭、定子齿、铜线和绝缘组成,转子由转轴、永磁体、减重孔和转子铁心组成,所述定子分瓣,每瓣为一个单元电机,定子绕组为多相绕组结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绕组设计成十五相。
进一步,定子绕组由五套三相绕组组成,每套绕组的接法与普通三相电机的接法一样,即各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20°电角度,各套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2°电角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绕组设计成十八相。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定子绕组由六套三相绕组组成,每套绕组的接法与普通三相电机的接法一样,即各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20°电角度,各套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0°电角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套绕组三个出线端接整流逆变系统。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轭、定子齿由硅钢片叠成,采用矩形槽。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子铁心由硅钢片叠成。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永磁体放置在转子表面或嵌入转子,永磁体采用径向充磁方式极性交错的排列在转子表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系统,包括风机、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多相发电机、PWM整流器和级联式并网逆变器,风机和多相发电机相连,每相发电机和PWM整流器相连实现单元稳压,然后通过H桥单元级联式并网逆变器实现与6kV-10kV高压电网并网发电。
由于该发电机输出6000-10000伏线电压,对于现有的整流系统承受不了如此高压,因此设计成多相电机,由于电机相数增加,每一相输出电压将会降低,每相电流将会减小,以此适应整流逆变系统,降低对功率开关器件容量的要求。发电机经整流逆变装置后输出三相线电压为6000-10000伏的交流电,直接送入电网,省去了并网用的升压变压器。对于大容量的永磁风力发电机可将定子分瓣,每瓣为一个单元电机,每个单元电机可单独拆卸,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风力发电机定、转子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力发电机定子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力发电机转子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相高压风力发电机定子分瓣示意图;
图5为高压、多相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十八相高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7为十五相高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7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100和转子200,定子100由定子轭1、定子齿2、铜线3和绝缘4组成,转子200由转轴5、永磁体6、减重孔7和转子铁心8组成,所述定子100分瓣,每瓣为一个单元电机101,定子100绕组为多相绕组结构。
该风力发动机设计成多相电机,使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性提高,同时降低了对电力电子器件容量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多相永磁高压风力发电机,所述定子绕组设计成十八相,定子绕组由六套三相绕组组成,每套绕组的接法与普通三相电机的接法一样,即各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20°电角度,各套绕组在空间上彼此相差10°电角度。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