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巴胺改性纳米材料制备高通量复合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164.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柳丽芬;邵冰;陈会萍;杨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71/34;B01D67/00;C09C1/36;C09C3/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改性 纳米 材料 制备 通量 复合 方法 | ||
1.一种多巴胺改性纳米材料制备高通量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
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作为溶剂,多巴胺为溶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多巴胺溶液,通过盐酸进行PH值的调节,将TiO2纳米粒子添加到多巴胺溶液中,在室温下震荡24h得到多巴胺改性二氧化钛;
以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有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造孔剂,添加聚偏氟乙烯聚合物配制成铸膜液,将多巴胺改性二氧化钛作为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铸膜液中,超声处理30min使其均匀分散,室温下搅拌6h以形成稳定的溶液,静置脱泡,然后在玻璃板上刮制成厚度为250um的膜,最后将其浸入到去离子水中固化成膜,得到多巴胺改性二氧化钛与PVDF的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巴胺改性纳米材料制备高通量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浓度为10mM;多巴胺溶液的PH值为8.5;多巴胺溶液的浓度范围为0.5g/l-2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巴胺改性纳米材料制备高通量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的铸膜液中聚偏氟乙烯的质量分数为13%,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4%,添加剂的比例为1%-2.5%,N,N-二甲基乙酰胺的比例为80.5%-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1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专用声控断线钳
- 下一篇:饱和蒸汽脱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