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351.8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卢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爱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1/04;A61K35/64;A61K35/3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咽炎 中药 汤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
(二)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成年人,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一般是由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原因所致。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其病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粘膜弥漫性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毗连成片,咽侧束呈条索状隆起;三是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大多患者患病后常有咽干、咽喉有异物感、恶心、干咳、疼痛、不敢喝酒和吃辣的食物。当代医学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多数采用咽片、喉片、含片等含化药物,其只是对症状有所缓解,而不能彻底治愈。有的采用配伍激素药治疗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时而有效,时而反复,且长久下去对身体有害无益。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持久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荆芥3-10份、薄荷2-10份、细辛1-3份、白芷3-10份
干地黄10-30份、蒲公英10-30份、小蓟10-20份
麦门冬10-15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15份
蚤休5-10份、山慈菇3-6份、玄参10-15份、蝉蜕3-10份
炒白僵蚕3-10份、牡丹皮6-12份、茯苓10-15份
山药10-30份、炒苍术5-10份、黄柏3-10份、知母6-10份
莲子心1.5-3份、炒栀子3-10份、水牛角粉6-15份
川牛膝6-15份、石膏15-60份、炒神曲10-20份、大黄3-12份
炒乳香3-10份、炒没药3-10份、当归5-15份、赤芍1-15份
桃仁6-10份、丹参5-15份。
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荆芥10份、薄荷10份、细辛3份、白芷10份
干地黄30份、蒲公英30份、小蓟20份
麦门冬15份、金银花20份、连翘15份
蚤休8份、山慈菇6份、玄参15份、蝉蜕10份
炒白僵蚕10份、牡丹皮10份、茯苓15份
山药15份、炒苍术10份、黄柏10份、知母10份
莲子心3份、炒栀子10份、水牛角粉10份
川牛膝10份、石膏30份、炒神曲20份、大黄10份
炒乳香10份、炒没药10份、当归10份、赤芍10份
桃仁10份、丹参15份。
制备方法:将石膏粉碎成粉,然后将上述重量的各原料共置入煎药锅内,加水至淹没药面2-4cm,浸泡1小时,煮沸后继续加热煎煮,未沸前用武火,沸后改为文火,煎煮1小时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煎煮1小时,方法同上,滤出药液弃渣,将两次煎煮药液合并,静置沉淀,再过滤即得该中药汤剂。
用法用量:加入少许白糖矫味,将药液放入容器内,凉后可放入冰箱冷藏,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次服用200ml,每剂药可用2-3天,两周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活性成分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荆芥: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祛风解表、止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荆芥具有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薄荷:味辛、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薄荷具有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镇静等作用;
细辛:味辛、温,归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细辛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镇痛、抑菌等作用;
白芷: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白芷具有镇痛、抗炎、解痉、抗组胺、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作用;
干地黄: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干地黄为滋阴生津之要药,具有对神经内分泌功能、血液及心血管功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爱萍,未经卢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