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高细度圆织机编织制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5785.8 | 申请日: | 200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E·罗纳迪;T·罗纳迪;F·罗纳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4 | 分类号: | D04B1/24;D04B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梁栋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高细度 圆织机 编织 制品 方法 | ||
1.一种用圆织机编织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制品的形成期间,通过将针筒的某些织针形成的最后编织线圈输送到所述针筒的相邻的织针来减少所述针筒的活动织针的数量,这样所述某些织针在由保持活动的织针编织至少随后的一行编织行期间不再编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个连续的生产步骤中,至少一部分先前不编织的织针回到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编织的织针彼此均匀间隔。
4.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具有细度为大致16-50织针/英寸的圆织机上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高细度圆织机上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再编织的织针在针筒内保持回退状态,并且处在沉降片形成的平面之下,以便不干扰其它工作状态的织针或所述圆织机的其它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传送从相邻织针以前接收的编织线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编织线圈从一根织针到相邻织针重复传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重复传送编织线圈或从相邻织针接收以前编织的编织线圈,使得每三根织针外面的两根织针、或每四根织针之外的三根织针、或每五根相邻织针之外的四根织针不参与编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一部分先前停止编织的织针回到工作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随后的编织纵行形成期间,所述某些织针不参与编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编织区域(B)用较少数量的织针编织并且由较少数量的编织线圈组成,从而获得更大的透光度、和/或减少拉伸性、和/或在该编织区域(B)收缩和/或编织异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某些织针逐渐停止编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前停止编织的织针全部回到工作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停止编织的织针以彼此不同的距离排列。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多样性透光和异形效果的产品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甚至在同一行上通过改变织针数量以生产产品的不同区域,获得产品的透光和异形效果。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由所述某些织针形成的以后不再编织的最后编织线圈输送到需要继续编织的相邻的织针,实现从用某些织针编织过渡成用数量减少的织针编织。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编织品的后整理步骤,所述后整理步骤包括步骤:至少切断和丢弃通过排除所述某些织针用较少数量的织针并用较少量的纱线所生产的编织品的区域(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德霓股份公司,未经山德霓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7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