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端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839.0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宏;梁希;任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B60J10/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外夹条 端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系统零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端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中,车门外夹条总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车门安装零件,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灰尘、雨水进入车门内部,影响车门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夹持车门玻璃,避免车辆行驶和玻璃升降时抖动;美化车辆外观。车门外夹条总成由两部分组成:车门外夹条本体和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车门外夹条本体和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经工艺处理粘接在一起。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主要作用是辅助固定车门外夹条本体,具体方式是通过端头自身结构卡接或者外界辅助(如螺钉)将车门外夹条本体与车门钣金连接固定。
现在车门外夹条总成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螺钉固定;二是卡接固定。传统方式采用螺钉固定,螺钉固定主要依靠车门外夹条端头上的自攻螺钉安装孔与车门钣金上的孔配合,通过自攻螺钉将车门外夹条本体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此种方式的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的结构比较简单,螺钉固定车门外夹条本体比较牢固,但是其安装操作较麻烦,影响生产节拍,并且对孔的精度和位置控制要求高,另外此种安装方式由于螺钉无法遮蔽,影响车门的外观。
随着对汽车生产效率以及外观要求的提高,卡接固定逐渐成为主流,这种方式安装起来方便,但现在使用此种方式的车型中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上的卡子结构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卡接固定主要是依靠车门外夹条端头和车门钣金,对车门钣金的精度要求也相对比较高。此外,现有车型中依靠卡接方式安装车门外夹条总成后存在很多缺陷,容易导致车门外夹条本体外爆、上翘、以及安装固定不牢,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降低汽车的防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的汽车车门外夹条端头,它能够提高安装效率,适应生产节拍的要求;安装固定可靠,能够保证装配后的车身外观质量;另外,此种车门外夹条端头不仅模具设计简单、与其配合的车门外蒙皮的结构也简单,而且还对车门外蒙皮的精度要求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端头,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由端头型腔和端头卡子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端头卡子与端头型腔为一整体;所述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的端头型腔与车门外夹条本体的一端连接,并与车门外蒙皮的冲切边配合,以避免车门外夹条本体外爆、松动,共同配合保证了车门外夹条总成的安装;所述端头卡子与车门外蒙皮的型面配合,以防止车门外夹条本体上翘,并且此处结构也避免了车门外夹条本体极易拔出,从而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
进一步,所述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的端头型腔与车门外夹条本体的一端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本发明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模具设计开发;安装方便,只需轻力即可将车门外夹条总成安装到位,所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与本发明相互配合的车门外蒙皮的结构也非常简单,并且对与车门外蒙的精度要求低;车门外夹条本体固定牢固,并且不会出现外爆,上翘等缺陷,保证了车门外夹条总成安装后的外观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车门外夹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车门外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 是本发明的端头型腔与车门外蒙皮的冲切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的端头卡子与车门外蒙皮的型面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端头,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1由端头型腔1.1和端头卡子1.2构成,所述端头卡子1.2与端头型腔1.1为一整体;所述车门外夹条端头本体1的端头型腔1.1与车门外夹条本体3的一端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端头型腔1.1与车门外蒙皮2的冲切边2.1配合,设计上体现一定的干涉量,此干涉量进一步保证了车门外夹条本体不会外爆,这样安装后两者贴合比较牢固,以避免车门外夹条本体外爆、松动,共同配合保证了车门外夹条总成的安装;所述端头卡子1.2与车门外蒙皮2的型面2.2配合,以防止车门外夹条本体3上翘,并且此处结构也避免了车门外夹条本体极易拔出,从而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5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