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丝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380.6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岳小红;朱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88 | 分类号: | B65H5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工业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丝束断丝的收集再利用。
背景技术
切片或颗粒经螺杆挤压机和纺丝机后形成丝束进入牵引、热牵伸等工序,丝束在牵引特别是在热牵伸过程中,经常由于受力不均或牵伸力过大等原因造成断裂。因为牵伸辊一直在高度运转,因此断裂后的丝很容易缠绕在辊子上,需要操作工人快速的去勾出这些断丝。一旦操作不及时,丝就会越缠越多,影响丝束的正常运行,甚至需整机停车去清理。由人工去操作处理这些断丝,极易因操作不当造成人员死伤的严重后果,因此通常在丝束经过的地方设计一吸嘴,利用离心风机将断丝吸走。但吸嘴不可能很大,其外形尺寸的局限性造成丝束在此处展不开,引起断丝吸不干净,而且断丝易将吸嘴堵塞,需要人工时常清理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吸断丝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断丝收集装置,该装置利用辊筒与内管相对运动所产生的负压将断丝吸附在辊筒的表面上,并将断丝彻底地清理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辊筒整个幅宽及圆周表面布满小孔,使丝束能在辊筒表面全面展开;辊筒与两块辐板联接成整体,辐板安装在内管上,内管安装在墙板上,扇形支架联接在内管上,电机通过支座联接在墙板上,传动盘联接在一块辐板上,传动轴安装在墙板上,传动盘通过传动轴、联轴器与电机相联,刮板安装在收集盆上。内管固定不动,辊筒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这样扇形支架与辊筒就形成了一道狭缝,并在此处产生负压将断丝牢牢的吸附在辊筒表面上;在辊筒下部设置了刮板,刮板弯制成“V”字形,并采用弹簧钢板制作,因此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来紧贴辊筒防止缠辊,而且万一缠辊的话也
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来让开缠绕在辊筒上的丝束以保证辊筒运行通畅无阻。辊筒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转动,内管固定不动,这样就在扇形支架与辊筒间产生了负压,好丝在辊筒的带动下被牵走,而断丝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辊面上随着辊筒转动落入收集盆中,并通过辊筒下部的刮板防止缠辊。
本发明是利用辊筒与内管相对运动所产生的负压将断丝吸附在辊筒的表面上,这样辊筒在主动带动丝束运行的同时又产生了需要的负压,省去了离心风机和吸嘴,而且整个丝束能在辊筒上充分展开,断丝因而能被彻底地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断丝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墙板 2.内管 3.固定座 4.轴承 5.辐板 6.辊筒 7.扇形支架 8.辐板 9.传动盘 10.传动轴 11.联轴器 12.轴承座 13.电机14.支座 15.墙板 16.收集盆 17.丝束 18.断丝 19.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辊筒(6)与辐板(5)(8)联接成整体,辐板(5)(8)通过轴承(4)安装在内管(2)上,内管(2)通过固定座(3)安装在墙板(1)上,扇形支架(7)联接在内管(2)上,电机(13)通过支座(14)联接在墙板(15)上,传动盘(9)联接在辐板(8)上,传动轴(10)通过轴承座(12)安装在墙板(15)上,传动盘(9)通过传动轴(10)、联轴器(11)与电机(13)相联,刮板(19)安装在收集盆(16)上。辊筒(6)在电机(13)的带动下高速转动,内管(2)固定不动,这样就在扇形支架(7)与辊筒(6)间产生了负压,好的丝束(17)在辊筒的带动下被牵走,而断丝(18)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辊面上随着辊筒(6)转动落入收集盆(16)中,并通过辊筒(6)下部的刮板(19)防止缠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