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分离式汽车除碳机及其除碳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842.4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包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C25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6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汽车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除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分离式汽车除碳机及其除碳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除碳。因为发动机产生积碳,会影响汽车性能并造成燃油浪费。积碳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油在引擎内燃烧,气缸壁是燃烧波所达到最远边界,由于气缸壁有其冷却系统作用,温度大都维持在200℃左右,这对于气缸工作大于700℃火焰温度来讲温度降低很多,所以当燃烧波传到气缸壁时,火焰温度立即下降,从而使得气缸附近燃烧氧化作用缓解甚至中断,而这趋缓的氧化反应便产生了不完全氧化物HC及CO。该区域被称为淬熄层,正因为淬熄层的必然存在,致使汽油不能够得到完全燃烧,从而产生积碳。
目前汽车除碳方法一般采用机械刮除法和化学试剂除碳法。所谓机械刮除法是指采用铲刀或金属丝在气缸盖、燃烧室表面、活塞顶以及活塞环槽等部位做机械铲除和擦除。机械刮除法虽然工作简便,但由于积碳与金属粘结得比较牢固,这种方法很难将积碳清除干净,而且极易在金属表面上留下刮痕,这些刮痕会成为新的积碳中心,导致更加严重的积碳。同时,由于发动机拆卸重新装配后,其动力、密封性能都会逊色于原装(发动机是在恒温无尘超静环境下按严格工艺要求进行装配),所以一般情况下,用机械刮除法清洁发动汽缸内的积碳很少使用,避免发动机性能降低。
所谓化学试剂除碳法包括燃料添加剂法、歧管吸入式和泡沫式除碳法。其原理是用脱碳剂先将零件上的积碳软化,然后加以清除。这种方法清除积碳较为彻底,也不会划伤零件表面。用化学方法清除积碳的过程是被氧化的聚合物膨胀和溶解的过程。脱碳剂与积碳接触后,首先在积碳层表面形成吸附层,而后由于分子之间的运动以及脱碳剂分子与积碳分子极性基的相互作用,使脱碳分子逐渐向积碳内部扩散,并能在积碳网状分子的极性基之间生成键结合,使网状分子之间的极性力减弱,破坏网状聚合物的有序排列,使之逐渐变松软化而被清除。由于清洗剂中的化学清洗成份对橡胶供油管路有一定腐蚀作用,使用该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周期与间隔时间,不然会加快燃油橡胶供油管路的老化和腐蚀。
由于采用相应的化学试剂,在环保方面有污染,有不易处理的化学废液,且除碳剂中的化学成分,会对引擎中油封,橡胶密封圈等零部件老化损坏,并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危害。其次除碳的人工费用以及材料费用较高。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采用微分子除碳机去除汽车积碳的新方法,电解的氢气与氧气不经分离处理的混合气体用于除碳,这种除碳方式环保,简单且费用较低,但是这种混合气体处理的方式在除碳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分离式汽车除碳机及其除碳工艺,以替代传统汽车除碳方式和氢氧混合气除碳的方式,从而更加环保,高效并安全的除碳。
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氧分离式汽车除碳机,包括:电源、电解槽、氢气一级汽水分离器、氧气一级汽水分离器、氢气二级汽水分离器、氧气二级汽水分离器、氢气过滤洗涤器和氧气过滤洗涤器;
所述电源与电解槽电连接,向电解槽供电;
所述电解槽用以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一级汽水分离器和氧气一级汽水分离器通过管道相连接,电解槽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经收集分别进入氢气一级汽水分离器和氧气一级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后氢气和氧气分别进入氢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和氧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各汽水分离器内的水均通过管道与电解槽内的水相连通,一级汽水分离器上设有电解液液位显示装置;
所述氢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和氧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分别与氢气过滤洗涤器和氧气过滤洗涤器通过管道相连接,再次汽水分离后的氢气和氧气分别进入氢气过滤洗涤器和氧气过滤洗涤器经过滤洗涤分别进入各自输出管路输出。
利用上述氢氧分离式汽车除碳机进行汽车除碳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电解槽内加注水,通电进行电解,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别进入各自的一级汽水分离器和二级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汽水分离后氢气和氧气分别进入氢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和氧气二级汽水分离器再次进行汽水分离;
(2)经二次汽水分离的氢气和氧气再经过滤洗涤得到氢气和氧气,设置发动机在怠速状态,转速在1000~1500rmin,将氢气输入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发动机进入除碳状态,持续40~50min;
(3)除碳完成后关闭除碳机,调整发动机至正常状态,反复加速发动机3~5次,关闭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