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箱保护阀及具有该保护阀的燃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019.5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庄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保护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箱保护阀及具有该保护阀的燃油箱。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申请号“200720131287.7”公开了一种燃油箱翻车阀,阀体内通过内盖设置上、下两个腔体,在上、下两个腔体内分别设置通道,在内盖上设置连通上、下两个腔体通道的阀口,在阀口下方布置阀芯,所述阀芯通过大弹簧支撑在下腔体内。在阀芯中轴处设置连通于上、下两个腔体通道的中心通道,在中心通道下方布置浮子,所述浮子的下方设置阀芯盖,所述阀芯盖固定连接在阀芯上,在阀芯盖和中心通道下端面之间布置小弹簧。当车子倾斜角度过大或出事故翻车,导致油箱内压力过大时,浮子能与中心通道的下端面分离,打开下通道,达到卸荷减压,从而保障系统安全,避免引起爆炸。
这种翻车阀虽然解决了车辆出现事故后油箱内压力过大问题,但是不能很好的控制油蒸气的排放,另外,炭罐电磁阀开启,发动机给活性炭罐脱附,油箱容易负压过大导致变形、破裂出现严重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油箱控制油蒸气排放效果不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控制油蒸气排放的燃油箱保护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燃油箱保护阀的的燃油箱。
一种燃油箱保护阀,包括阀体、通过弹性件可活动安装在阀体上的阀芯、与所述阀芯相配合可封闭或者开启的油气阀口及与油气阀口相连通的油气通道,所述阀体分为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所述阀芯位于第一空腔,所述油气阀口与油气通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有分隔壁,所述油气阀口位于所述分隔壁上,所述燃油箱保护阀还包括保压阀,所述保压阀安装在位于第二空腔的一侧的分隔壁上,所述保压阀设有根据气压实现开关的气压调节阀口,所述气压调节阀口与第二空腔相通,所述保压阀的端面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油气阀口相连通,所述保压阀通过第一弹簧压紧在所述分隔壁上。
进一步地,环绕所述油气阀口在所述分隔壁位于第二空腔内的一侧上设有圆环凸起,所述保压阀的端面抵靠在圆环凸起上,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圆环凸起环绕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调节阀口包括轻质球及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第二空腔相通,所述轻质球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内径,所述轻质球位于保压阀内。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壁上环绕所述圆环凸起还设有用于限位的环形立壁,所述保压阀位于环形立壁内并可沿保压阀轴向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空腔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保压阀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油气通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花键孔与油气通道相连通,所述花键孔内壁沿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条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孔与油气通道之间还设有保护阀片及用于保护阀片移动的导向孔),所述保护阀片可封闭所述油气通道,所述保护阀片与油气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第二弹簧,所述保护阀片通过第二弹簧抵靠所述花键孔。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通道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弹簧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油气通道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套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通道包括安装接头,所述安装接头通过倒扣结构连接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接头与安装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一种燃油箱,所述燃油箱设有保护阀,所述保护阀与燃油箱相连通,所述保护阀为上述的燃油箱保护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油箱保护阀,包括阀体、通过弹性件可活动安装在阀体上的阀芯、与所述阀芯相配合可封闭或者开启的油气阀口及与油气阀口相连通的油气通道,油气通道与活性炭罐相连通,对应油气阀口加装保护阀,限制油箱内油蒸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保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保护阀片与油气通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油气通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保护阀片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燃油箱保护阀的一种实施例的花键孔的径向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孔形变修复研棒及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