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501.9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钻;陈长春;黄阳印;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8 | 分类号: | E02F3/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装载 垂直 提升 工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大都采用的是径向提升工作装置,其动臂后端直接与车架铰接,动臂油缸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动臂中部进行铰接,通过动臂油缸的推力,使动臂以其与车架后端的铰点为圆心,以动臂后端与车架的铰点到动臂与铲斗的铰点为半径进行画圆弧提升,当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时,由于运动轨迹呈圆弧状,导致工作头装置在高位时卸载距离变小,装卸货物的距离较小,不容易装车;当动臂平伸时,物料的重心离前轮胎的轴心线较长,整机稳定性较差;
有鉴于此,业界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申请公布号为 CN 10195640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的点位设计的垂直提升工作装置,参见图1—图3,包括动臂(1)、摇臂(2) 、连杆(3) 和动臂油缸(5) ,所述摇臂(2) 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 上侧和动臂(1)后端铰接于A 、B 两点,所述连杆(3)两端分别与和动臂(1)中部和车架(4) 上侧铰接于C 、D 两点,所述动臂油缸(5) 上、下端分别与车架(4) 下侧和动臂(1)中部铰接于E 、F 两点;所述摇臂(2) 短于连杆(3) ,所述摇臂(2) 的两个铰接点A 和B 以及所述连杆(3) 的两个铰接点C 和D 在水平方向上均位于履带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履带驱动轮(6) 中心或轮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后驱动轮(9) 中心的后侧,铰接点A 和C 点在分布在车架(5) 的上侧,铰接点A 、C 至车架(4) 底边距离H1、H2 均大于车架高度H 的3/4 , E 点设置在车架(5) 下端, E 点到车架(4) 底边距离H3 小于车架高度H 的1/4 ,且E 点位于A 点前下侧、C 点后下侧;B 点位于A 点后上侧, D 点位于A 点前上侧,且位于C 点后上侧,当动臂油缸(5) 处于收缩状态时,动臂(1)处于最低位置;当动臂油缸(5) 活塞杆伸出通过铰接点F 推动动臂(1)绕B 点转动提升时,铰接点F 绕铰接点E 、铰接点B 绕铰接点A 逆时针转动,铰接点D 绕铰接点C 顺时针转动。采用上述点位设计,使原有滑移装载机提升工作装置的运动轨迹由圆弧状运动轨迹改变为两段式运动轨迹(圆弧提升段M+垂直提升段N),增加了装载机工作头在高位时的卸载距离,但该点位设计,由于摇臂2的长度短于连杆3,D点垂直高度高于C点,因此当铰接D点绕铰接C点转动时,动臂1即向外延伸,其动臂下铰接点O即开始远离前桥轴心,这样导致动臂在进行垂直提升时其圆弧提升段M的行程过长,使得从圆弧提升段的离地最高距离L1一般达到总提升高度L的1/2,当滑移装载机后方负重及工作头装置(如铲斗)承载物一定的前提下,其动臂1下铰接点O与履带式滑移装载机履带前引导轮7或轮式滑移装载机的前驱动轮10前桥轴心的水平投影的距离X越长,则整机的稳定性就越差,同时工作头装置的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量的数值也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提升度高、稳定性好的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包括车架、拉杆、摇臂、动臂、动臂油缸,所述的摇臂、动臂、拉杆及动臂油缸均左右对称设置在车架的两侧,所述摇臂的长度大于拉杆;所述的动臂后部成Y字型,形成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其中第一连接臂远离车架,第二连接臂靠近车架;所述摇臂的上端与动臂的第一连接臂尾端在B点铰接,摇臂的下端与车架后部上端在A点铰接,且铰接点B与后桥轴心的水平投影距离大于铰接点A与后桥轴心的水平投影距离;所述拉杆位于摇臂靠近后桥轴心的一侧,其一端与动臂后部的第二连接臂尾端在D点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车架在C点铰接,所述铰接点D的垂直高度低于铰接点C;所述动臂油缸的缸体铰接在车架后部底端的E点上,动臂油缸的活塞杆的杆端铰接在动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交叉点的后端F点上;所述的A点与B点的距离为L,B点与D点的距离为:0.94L≤BD≤1.14L,C点与D点的距离为:0.876L≤CD≤L,A点与C点的距离为:1.286L≤AC≤1.486L。
更优化的点位设计是,AB=L,BD=1.04L,CD=0.976L,AC=1.386L。
同时在摇臂沿铰接点B处向外设有一延伸段,在该延伸段之间设有加强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