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7529.2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田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前框、背板,前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最外层,而背板位于装置的背部,用于承托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内部的器件,并与前框配合,形成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外壳,液晶显示装置的内部一般还设有胶框,用于隔离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现行量产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会用前框固定面板(panel),多采用一体式设计(如图1-2)或支架式(如图3-4)设计,此两种设计均需要单独开发模具。
如图5-6所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种金属前框10,金属前框跟液晶面板40之间设有柔性垫片13,液晶面板40和导光板50之间设有胶框20,胶框20跟液晶面板40的接触面也设有柔性垫片13,金属前框10、胶框20、背板30在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面进行固定。
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至少两个问题:1.前框的模具费用较高;2.材料费及人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前框和胶框的制作方法:
A:在同一模具中设计出板状的前框图形和胶框图形;
B:在所述模具中注塑,脱模后形成所述前框和胶框。
优选的,所述前框图形包括四条独立的子前框图形,以及四条子前框首尾连接形成的矩形前框的拼接结构图形。采用子前框拼接的方式,可以简化前框结构,出模的时候可以单条子前框分别取出,降低了出模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胶框图形为一体成型的图形结构。一体成型的胶框图形可以简化后续前框的安装步骤,并且前框连接强度也比较高。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前框和胶框,所述前框和胶框之间夹持有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在与其出光面的平行方向由胶框固定、与其出光面的垂直方向由前框和胶框夹持固定,所述前框为板状。
优选的,所述前框包括四条独立的子前框,四条子前框首尾连接形成矩形的前框。采用子前框拼接的方式,可以简化前框结构,出模的时候可以单条子前框分别取出,降低了出模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胶框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简化后续前框的安装步骤,并且前框连接强度也比较高。
优选的,所述前框的边缘位于所述胶框的顶部的内侧,胶框的顶部和所述前框的外表面平齐,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表面的平整度。
优选的,所述前框和胶框采用同一种材料。采用同一种材料有利于共模生产,节省模具费用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往前框方向设有折边面,所述前框、胶框和背板的折边面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前框的外表面在螺丝固定的位置处设有下沉面。背板、胶框、前框的固定结构中有一个面是叠加在一起的,用1个螺丝就能同时实现背板、胶框、前框的固定,安装效率高。螺丝固定后,其头部会高出其固定面,设置下沉面后,螺丝头部表面就基本跟整个前框的外表面平齐,提高平整度。
优选的,所述前框面对液晶面板的内表面设有内沉面。内沉面可以避让液晶面板边缘的电路,避免导电膜跟电路接触造成短路。
本发明由于液晶面板平面方向的自由度由胶框固定、垂直液晶面板的方向由前框和胶框夹持固定,所述前框为板状,这样前框只在垂直于液晶面板的方向(Z轴方向)对液晶面板进行定位,其他方向的定位由胶框来实现,这就大幅简化了前框的结构,降低前框的开模成本,更进一步的,可以将前框和胶框采用同一模具共模成型,这样模具成本更低,而且一次注塑可以同时产生前框和胶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体式前框装配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体式前框前结构图;
图3是现有的支架式前框装配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支架式前框示意图;
图5是现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胶框和前框共模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结构剖面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7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沌激光信号频谱展宽装置及其方法